|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113条小街小巷沐浴“幸福雨露”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113条小街小巷沐浴“幸福雨露”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7/6 0:07:4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展开“幸福田家庵”壮美蓝图,让我们先看看打造“幸福巷”工程。这一步,回荡着“大建设”的铿锵足音——113条小街小巷沐浴“幸福雨露”

      猪鬃巷、益民巷、新安巷、十二小巷、新华4号巷、柏郢45号楼巷……入夏以来,田家庵区113条小街小巷崭露新貌,百姓舒展笑颜。

      凉风惠顾,喜雨初降,“幸福巷”内故事多。而小巷里的老百姓欣慰地看到:“幸福田家庵”的壮美蓝图变成现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小巷之变,又变在何处?美在何处?赢在何处?

      大建设:113条小巷高奏强音

      113条小街小巷集中“大变脸”,诞生于全市大建设、大发展、大管理的浓郁氛围之中。这是一种更强的呼应、更大的延伸!

      大建设的热浪,涌至小街小巷。小巷深处的百姓人家,由此分享到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据介绍,小街小巷整治工程是市民生工程,也是今年田家庵区1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它所捎来的历史性突破,将为“民生”和“省运会”奉献双重厚礼。

      诸多背街僻巷,欣逢良机,并不是偶然的。据了解,从调研摸底、走访群众,发放问卷、实行网上征求意见,到多次召开协调会、层层申报、实地核查、现场测量、反复核对,田家庵区最终确定:将市政府下达的改造本地区8条小街小巷的任务,大幅度扩增至113条。

      诸多背街僻巷,喜迎新生,也不是简单的。年初以来,田家庵区在投资148万元实施清扫保洁区域管理调整工作的基础上,又投资4000多万元,整修、美化113条小街小巷。区财政因此面临较大的压力。对此,区委、区政府千方百计挤出资金,优先保障和安排小街小巷整治工程的投入。区领导一言九鼎,掷地有声:这样办在老百姓“家门口”的“实事工程”,一定要干,而且要干好;钱一定要花,而且要花到实处。

      在大建设中焕发青春的百余条小巷,遍布全区9个街道、4个乡镇,施工面积近17万平方米。这一庞大的民生工程,是全区过去10年小街小巷整治工作量的总和。

      大推进:130天鏖战演绎一流速度

      小巷深深,催生大变。截至6月30日,田家庵区已顺利完成113条街巷的主体整修工程,比原计划提前了约有半年时间。目前,区文明办正组织监察、监理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对完工街巷逐条验收。

      聚焦小街小巷,有这样一份事关“蜕变”的时间表:

      春节放大假期间,街道、乡镇相关人员提前两天上班,全面启动了街巷整治活动;

      4月6日,泉山街道第一家实施工程招投标;

      4月12日,田家庵区委、区政府举行了全区113条小街小巷整治工程开工典礼;

      4月30日,各街道、乡镇招投标工作基本结束,小街小巷整治高潮全面掀起;

      6月30日,田家庵区召开小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场会,重奖先进典型4个,奖金分别为4万至6万元。亲临现场调研的市领导表示,从城市建设费中拨出600万元,以奖代补,对田家庵区小街小巷整治工作表示鼓励。

      小巷鏖战大推进,个个有亮点,条条有特色。从破旧巷,到“民生巷”,再到“幸福巷”,这一大步的跨越,仅仅用了130多天。

      大变化:17万平方米街巷普降喜雨

     “昔日泥泞巷,今朝幸福路。”转转老城区深处的10多条小巷,看看赶上的这场“及时雨”,这种清新的感觉集聚起来真爽。

      舜耕镇钟郢1号巷:新铺的1500米水泥道,十分平坦,向东延伸。正在巷口清运垃圾的村民吴传路,满意地说:“过去下雨天哪能出门?这下子可不要踩水了!手持铁锨忙碌的李小梅,嗓音挺脆地说道:“小巷漂亮了,美观了,这样的变化奔小区去了!”74岁的老党员倪永秀,笑声朗朗,赞声连连:“这条路修得呱呱叫,搞得真像新农村了!”

      新淮街道商业局巷:150米巷道,拐了4个弯,最窄处只有1.5米。路平整了,直抵巷内六七十户人家的门槛。真像一个“户户通民生工程。”推着童车,带着孙女的居民宫琴,正顺着巷道溜达。她说:“没修小巷时,手推车在路上乱蹦啊!这会儿大人小孩都叫好。”

      泉山街道二中西巷:十几年没整修的2500米长的道路,新铺了沥青路面,还栽了108棵柏树,安了4盏路灯。

      国庆街道百花园北巷:千米长小巷容颜一新,雪白的墙上绘上体育卡通画,足球、排球、举重、乒乓球,应有尽有,听说有41个。

      小巷变新变美了,变就变在硬化、亮化、绿化、美化上都有质的提升。除此之外,有一连串新景让人眼前一亮:文化上墙了。许多街巷破旧立新、巧加点缀,统一制作了宣传栏、广告栏、宣传画。商业局巷墙上低保审批程序示意图、生殖保健服务证发放流程图、生育证发放流程图上了大墙,居民一目了然。路边一块“安民告示”的小黑板,又让人增生温馨的感觉。

      大手笔:306条小巷“天天洗脸”

      小巷之变,才刚刚起步。全面保洁,已在田家庵区306条小街小巷升温。

      文明创建之举,迅速向小街小巷延伸。据悉,全区清扫主巷面积达到359959平方米,设置配备保洁人员185名、垃圾点93个。价值10万元的保洁设施已发放到位。各街道、乡镇认识提高、人员配齐、设施完善、投入加大、督查强化。全区出台了小街小巷管理制度以及环境卫生管理考核办法。小街小巷管理正向精细化迈进。

      竞争的态势,令人欣喜。国庆街道成立了环卫服务中心,从中探索小巷保洁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新淮、朝阳、泉山街道制作小巷保洁网络图。淮滨、龙泉、公园等街道,成立了小巷保洁社区服务站。公园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实行了小街小巷包点联系制度。舜耕、安成两镇沿路各村居,与环卫处全部签订了垃圾代包代运合同。定时定点摇铃收集垃圾、居民监督员、“周五创建工作日”、日查周评月奖惩机制等保洁举措,相继在一些街道凸显实效。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生巷”的阳光正在惠泽百姓,“幸福巷”的佳话行将不断续写。

记者 胡金陵)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