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吹响决战年的强劲号角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吹响决战年的强劲号角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7/5 0:33:2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纪实

      6月30日,记者走进毛集实验区焦岗湖影视基地建设现场,发现这里正在上演“满怀激情奋斗”的壮观场面:挖掘机挥动着长臂忙着填土,运输车滚动着胎轮忙着搬运,工人们舞动着双手忙着建设。这里的人们在项目建设中率先践行“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机制,把夜晚当做白天干、雨天当做晴天干、假日当做平时干、两天事情一天干。采访中,该基地的投资者海顿集团负责同志殷光衡告诉记者,到今年10月份,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双安文化广场投入使用,电视连续剧《念恩桥》将在此开机。

      今年是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决战年。新春伊始,该区迅速拉开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大的序幕。全区14位区领导亲自签订结对认领帮办项目责任书,倒排工期,列表上墙,挂图作战,抢晴天、战雨天、抢时间、争速度,形成无人不招商、无时不招商、无处不招商的浓厚氛围,确保项目早日建成。为此,区工委和管委还出台了《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奖惩试行办法》和《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第一引资人奖励试行办法》。区招商办公室和区督查绩效办公室每月在大屏幕上公开项目进展情况,每月公布一次小分队招商情况并以文件形式通报。

     “毛集小天地,干事大舞台”。在前不久的中国徽商国际大会和上海世博会上,该区实施洼地招商、特色招商、蚂蟥招商、合力招商等举措,采取走出去“招亲”、请进来“相亲”、铺好路“留亲”的方式,使总投资达27亿元的12个项目在毛集落地生根。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该区累计开工大小项目59个,落地资金11.11亿元,是建区前8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总和的14.8倍。为实现项目建设的提速扩量,该区倾力“用非常之策,出非常之力,造非常之势”,激活发展要素,突破发展瓶颈,千方百计解决好土地、资金、项目、人才、效率等问题,发扬敢负责、敢批评、敢落实和真干、敢干、实干、快干、会干的“三敢五干”的拼搏精神,创新思路谋发展,只争朝夕抓发展。该区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保证区机关一半以上的精力投入招商,乡镇主要领导三分之二的时间走出去招商。同时,该区还坚持“八措并举”,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吃透政策,对接项目;招商引资,延揽项目;激活民资,挖掘项目;加快融资,支撑项目;地矿协调,争取项目;盘活土地,承载项目;科技引领,驱动项目;优化环境,服务项目。

      该区始终不渝地秉承,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项目是投入之源、增长之源、后劲之源。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无项目不发展。当前,该区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格局业已初步形成:滨湖度假村、焦岗湖影视城、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一批规模大、牵动力强的项目正在突飞猛进地施工建设;佳宝服饰生产、广香园食品生产、体育器材出口等一批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项目也已集中开工建设。

      在新的经济发展的标杆下,该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县区要高于市,能快则快,好中求快”的要求,提升质量,做大体量,扩展数量,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增长达到16.4亿元和85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项目到位资金达到14亿元和内资12亿元、外资2000万美元,努力把毛集建成产业转移的高端承接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城市转型发展的先行示范区,为“十二五”时期毛集经济腾飞奠定基础。

    “投资拉动是毛集发展的现实选择。项目是引进外资、启动民资、争取国资、扩大融资的有效载体。没有项目,投资就没有载体,增长就没有后劲,发展就没有依托。我们必须秉承‘发展至上、项目至重、外商至尊’的理念,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毛集实验区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聚精会神搞建设,招四海豪杰商讨建设大计;一心一意谋发展,引八方资财筹划发展宏图。毛集实验区如此大气魄、大手笔、大力度地展开项目建设,在实验区历史上尚属首次。该区决心用好“国家首批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焦岗湖国家4A级旅游景区”、“焦岗湖国家湿地”三大品牌,用活“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民营科技产业园”两大平台,用足省委、省政府给予的287项“扩权县”和市委、市政府41号文件给予的“小特区”两个待遇,倾力把毛集打造成为淮南西部经济组团和合淮工业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力跻身县区“第一方阵”。

(通讯员 徐瑞成 记者 刘银昌)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