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今年——淮南招17名“三支一扶”大学生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今年——淮南招17名“三支一扶”大学生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7/5 0:24:0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者7月2日从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了解到,我市2010年计划招募17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以下简称“三支一扶”)工作,其中,田家庵区2名、潘集区9名、毛集实验区6名。两天的报名时间里,符合条件的报名人员达132人。

      据了解,我市从2006年开始面向高校毕业生招录“三支一扶”人员,目前已招录106人。近两年来,“三支一扶”招录人员主要以支教为主。此项工作本着报考人员自愿到基层服务为目的,期限为2年,中途可申请终止服务,但不能享受报考县及县级以上事业单位或公务员笔试加分、创业优惠等政策。记者在市人才流动中心随机走访了几名报名的高校毕业生,他们称他们之所以选择报考“三支一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积累工作经验,并享受国家相关的优惠政策。他们认为,大学毕业生普遍会因为缺乏工作经验而难以找工作,而到基层就业,能够提高他们的待人接物能力,增加2年服务期满后找工作、参加事业单位或公务员考试的砝码。

      据悉,2008、2009年,我市分别表彰了5名省级“三支一扶”优秀高校毕业生。

(记者 李舒韵 实习生 杨晨)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