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辆超载,不仅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也极大影响了路桥的寿命。据了解,车辆超限增加重量和其对路面的损害是呈几何倍数增长的,超限10%的货车对道路的损坏会增加40%。如果公路上交通量既繁重,车辆超限超载又严重,则道路就更容易发生早期损坏。
今年3月,我市成立了道路货运运输源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公布了5家道路货运源头治超第一批巡查监管货源单位和20家第一批巡查监管货源单位。从6月1日起,设在安徽淮化集团的田区源头治超巡查办公室,也通过前期治超宣传、告知企业、走访公司、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等前期工作,开始了“源头治超”的攻坚战。6月17日,田区源头治超巡查办公室正式在淮化集团东门口及十涧湖东路设岗查超。
设岗抽检,及时劝返超载车
6月18日上午10时30分许,记者来到淮化集团东门口,看到交通部门执法人员正对一辆超载车辆进行查处。经询问得知,该车系长丰县某运输公司,正托运一批尿素至经营门市部,刚出厂门即被查处。该车荷载2吨,实载20吨,足足超载了18吨!据交通部门执法人员介绍,像这样超载达到10倍以上的车辆实不多见,按照有关规定,对该车相关证件进行登记,并对车主进行批评教育,令其卸载货物,分车装载。据了解,在两天不定时、不定点的抽查中,执法人员在该区域内一共检查过往车辆9辆,查处严重违规车辆2辆。17日11时35分许,在该路段执法人员还查处了一辆我市某运输公司的货车,荷载40吨却超载了20吨。执法人员要求该车主卸载货物的同时,进行拍照取证,并做现场笔录,将抄告函送至交警四大队及淮化集团。
超载车,破坏公路、桥梁的“祸首”
由于运输业主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汽车改装厂家违规改装汽车,无限度地加大车辆荷载,致使公路路基、路面、桥涵过度承受超载车辆的冲击,缩短了使用寿命,对交通安全形成了隐患,也给公路的养护和管理造成了损失。调查结果表明,司机和车主超限超载运输每赢利1元钱,就会造成公路损坏100元的代价,当车辆轴载重量超过额定30%时,运输收益增加30%,而公路养护的费用却要增加200%。长此以往,将会形成一面建设、一面破坏,甚至破坏速度超过建设速度的恶性循环局面。不止超限超载车辆本身对道路破坏严重,运送砂砾、碎石、钢渣等零散货物的车辆超限会造成货物因装载过多而散落到路面,经过往车辆碾轧也会造成公路路面的受损。在超限超载车辆的破坏下,路面会发生结构性的破坏,通常设计在20年寿命的公路,不到4年就要重新翻修。
源头治超,各部门在行动
源头治超,是遏制车辆超载的有效途径。其以源头为重点,通过对货运车辆生产(改装)企业和货源单位的严格监管,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行为,维护道路运输秩序。但是,源头治超不仅仅是政府行为,要靠企业的自觉,还要靠从业人员的配合和全社会的支持。目前,我市将每年5月最后一周设为全市源头治超宣传周,并利用各种载体,在货源单位、交通主干道设立宣传站、出动宣传车辆、发放宣传材料、设置治超提示警示牌;各县区、工商、质监、公安、交警等部门联手加大对非法改装、拼装车辆的源头治理工作;在各个进驻点和巡查点,执法部门则采取“一日多查、一日一查、隔日必查、不定期抽查和重点进驻”等多种监督管理方法,将车辆超载遏制在源头。
图:执法人员正在查处超载车辆。
(记者 李舒韵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