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双重防护”营造一方学习乐土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双重防护”营造一方学习乐土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6/17 23:48:0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构筑校园安全“防护网”,为学生穿上一身“防护罩”,营造出和谐安全的淮南二中校园环境——“双重防护”营造一方学习乐土

      曾去过二中的师生和家长,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感受:作为淮南高中教育的一张“名片”,二中拥有的不仅仅是一流的教学质量,还有和谐稳定的“平安校园”,是学生求学的一方乐土。

      防线一:构筑校园安全“防护网”

     “您好!请问您找谁?请这边登个记!”若你去二中办事,在学校大门口,这是门卫必会问您的一句话;若你开车进校园,请您出示驾驶证以换取车辆通行证,出校时再拿车辆通行证换取驾驶证。这是该校坚持推行的门卫管理制度,也是打造“平安校园”的一把有力抓手。

     “校园是育人的乐土,安全工作是1,其他工作是0,没有安全工作这个1,后面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这是二中对学校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基于这种认识,该校把校园安全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明确提出,校园安全工作要与学校大好发展形势相适应,着力构建“平安校园”,为师生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技防加人防,是二中构筑校园安全“防护网”的有力之举。在二中校园,有个被誉为“天眼”的校园安全智能网络视频,可以监控到从大门到校园的一些关键场所,且是全天候监控。“下一步,学校将增设监控点,确保实现校园监控全覆盖”,该校保卫科负责人说。如果说,严格的门卫制度把好了校园安全的“入口关”,“天眼”守住了学校的一些重要场所,那么校园安全巡查制度则弥补了偏僻角落的监控缺失。学校建立了机动灵活的校园安全巡查队,分白天、夜晚两个巡查组,实行24小时巡查,做到“谁巡查、谁负责”,有记录,且为巡查人员配备了对讲机、橡皮警棍、辣椒水、警用钢叉等设备。

      校园周边环境,是影响校园安全的重要因素。学校主动与泉山派出所联系,商定若学校发生突发事故,派出所第一时间给予警力支持,确保校园安全;同时,学校加强了与周边街道、社区和化肥厂的联系,以便掌握周边的安全形势新变化,做到有问题从容应对。学生迷恋上网,是教师和家长担心的问题,淮南二中建立了学校、班主任、家长三方联动机制,加强沟通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由学校政教处牵头,不定时前往附近网吧进行暗访;而且学校明文规定,学生上课、下课期间外出,必须有班主任、任课老师或年级组长的签字方可,确保学生处于学校可控安全管理范围之内。学生自行车时常丢失,曾是影响保卫工作一个因素。学校吸取教训,在自行车存放处设置了隔离栏,基本杜绝了自行车被盗情况的发生。校园内部安全排查,是该校常抓不懈的工作,重点是消防、防盗、漏水、漏电等重点环节的排查,给学生营造一个放心的学习生活环境。

      防线二:为学生穿上一身“防护罩”

      如果说校园安全“防护网”,为学生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那么,增强学生防范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我防御,则为学生穿上了一身“防护罩”。

      该校以落实“一岗双责”制度为抓手,让教师学会“两手抓”,一手抓日常教学管理,一手抓学生安全,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并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重点开展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拒绝毒品、远离邪教等内容的教育,通过举行消防安全演练和各类图片展,既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增强了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学生日常管理,杜绝学生参加校外不正当活动,及时化解学生间的矛盾纠纷,为此,学校建立了师生信息员队伍,便于学校和老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动态。“法制教育进课堂”是学校强化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抓手,学校配有专职法制副校长,每年定期开展4次法制集中教育,让法治观念深入学生心田。

     “防护网”加“防护罩”,构筑起“平安校园”。 2009年,学校被田家庵区授予“综治先进单位”;保卫工作被市公安局通令嘉奖。       

      采访手记:学校安全重于泰山,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是学校第一位的责任,正所谓“安全工作是1,其他工作是0,没有安全工作这个1,后面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学校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既要肯投入,为师生编织一张牢固的“防护网”;又要注重学生安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防御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穿上一身“防护罩”,从而实现“双重防护”、健康成长。

(记者 朱庆磊 通讯员 汤 镖)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