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众志成城鏖战田野 情系人民彰显本色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众志成城鏖战田野 情系人民彰显本色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6/16 23:48:2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武警官兵助农午收

     “我们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这几天大雨不断,数百亩地的成熟小麦来不及收割。幸亏有武警官兵帮忙抢收,真是感谢子弟兵们啊!”这是6月15日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古沟回族乡陶圩村村民陶传银老人的深情感言。

      淮南市潘集区古沟回族乡陶圩村有10000亩农业部万亩高产(小麦)示范田。近年来,该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留守村里的大多是妇女、老人和儿童。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几天,江淮地区将普降大雨,眼见数百亩小麦已经成熟,由于没有劳动力及时收割,村民们心急如焚。根据武警安徽省总队统一部署,驻守在这里的武警淮南市支队官兵闻讯后,6月15日,支队长张臻率领100余名官兵,组成3个助农抢收队,充分利用端午节期间的晴好天气,帮助群众抢收小麦。在抢收中,官兵自觉克服任务重、天气炎热、体力消耗大等不利因素, 充分发扬攻坚克难、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干部骨干身先士卒,处处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战士们精神振奋、干劲十足,舞动镰刀,挥汗如雨,他们以扎实的作风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诠释了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经过支队官兵3天的奋战,截至6月16日,该支队已为村民收割小麦20多亩,抢收、抢运小麦3万余斤,受到了驻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武警淮南市支队多年以来一直坚持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却始终坚持驻守一地,奉献一方,作为一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积极为驻地群众排忧解难。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支队官兵的身影。他们坚决服从部队与地方的双重领导,努力在警民共建中求发展、走前列。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官兵实践我军的宗旨,积极投入到淮南的“三个文明”建设中去,多次派出人员、车辆支持洛河电厂、平圩电厂等重大工程建设,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和文明社区,搞好警地两用人才培训、警地联欢等活动。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子弟兵的深刻内涵,充分展示了热爱人民的良好形象,奏响了一曲又一曲“人民武警爱人民、人民武警为人民”的时代交响曲。

(欧阳大军 费维强 陈 彬)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