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奉献为民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奉献为民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6/9 23:50:4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市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钱庙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刘利

      钱庙村几年前曾是凤台县的一个村集体外欠账近30万元的落后村。如今,该村一跃成为全县的先进村、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这一切的改变,得益于钱庙乡党委、政府为村里派去了一个好书记刘利。

      在担任钱庙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前,刘利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企业家,是凤台县通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年产值超千万元,家底殷实;反观2006年初的钱庙村,村级欠账30万元,班子战斗力弱,是个名副其实的烂摊子。尽管如此,当年4月,刘利义无反顾地接受了组织的任命,承担起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全村百姓致富奔小康的重任。

      上任伊始,刘利就意识到,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前提条件和保障。他抓班子建设、抓教育、建制度,很快就统一了全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村领导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迅速提升,新的形象也在百姓中逐步树了起来。

      从商的经验、市场的敏感让刘利确立发展集体经济的第一个方案:借助通和公司作平台,上马一个小型机械加工厂。为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刘利提出,村干部要带头示范,按自愿的原则、入股的方式筹集,愿意入股的,个人交款16000元,企业盈利,按个人1万元股本,村集体6000元股本分红。刘利自己先拿出16000元说:“我拿出16000元办企业,若有盈利,只算我投入10000元,其余6000元算集体投入,若要亏本,16000元全算我的”。在他的带动下,十二个村干部按照他的比例每人拿出16000元,就这样集资投产了一个小型机械加工厂,这只是集体经济发展的第一步。由于经营有方,这个机械厂从2006年7月运营,第一年就盈利30多万元。除个人分红之外,村集体收入近20万元。钱庙村发展集体经济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钱庙地处集镇,刘利敏锐地抓住了房屋开发、建材业的广阔市场,提出以入股形式成立公司,有了机械加工厂的成功范例,党员、干部、群众纷纷参股,很快成立了村房地产开发公司、选煤厂和新型墙体材料厂,集体资金有了更大一步的发展空间。由于经营有方,管理科学,几个企业欣欣向荣,2008年总产值10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60万元。2009年,建立了加油站、石料场并投入生产,又建成了村超市,2009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00万元,入股农民每股收益40%。

      村集体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为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了充分保障。钱庙村高起点建设了农民新村,并利用原街道剩余土地,对老街进行开发建设,崭新的集市代替了破落的旧街,既盘活了土地,又美化了环境,村里的面貌也焕然一新。村里还加大了对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投资近20万元,对全村的水利配套工程、生产路面进行了整修。2009年村投资300余万元,兴建了一所高标准幼儿园。如今,村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幼儿教育。

(记者 李东华)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