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钱庙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刘利
钱庙村几年前曾是凤台县的一个村集体外欠账近30万元的落后村。如今,该村一跃成为全县的先进村、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这一切的改变,得益于钱庙乡党委、政府为村里派去了一个好书记刘利。
在担任钱庙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前,刘利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企业家,是凤台县通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年产值超千万元,家底殷实;反观2006年初的钱庙村,村级欠账30万元,班子战斗力弱,是个名副其实的烂摊子。尽管如此,当年4月,刘利义无反顾地接受了组织的任命,承担起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全村百姓致富奔小康的重任。
上任伊始,刘利就意识到,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前提条件和保障。他抓班子建设、抓教育、建制度,很快就统一了全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村领导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迅速提升,新的形象也在百姓中逐步树了起来。
从商的经验、市场的敏感让刘利确立发展集体经济的第一个方案:借助通和公司作平台,上马一个小型机械加工厂。为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刘利提出,村干部要带头示范,按自愿的原则、入股的方式筹集,愿意入股的,个人交款16000元,企业盈利,按个人1万元股本,村集体6000元股本分红。刘利自己先拿出16000元说:“我拿出16000元办企业,若有盈利,只算我投入10000元,其余6000元算集体投入,若要亏本,16000元全算我的”。在他的带动下,十二个村干部按照他的比例每人拿出16000元,就这样集资投产了一个小型机械加工厂,这只是集体经济发展的第一步。由于经营有方,这个机械厂从2006年7月运营,第一年就盈利30多万元。除个人分红之外,村集体收入近20万元。钱庙村发展集体经济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钱庙地处集镇,刘利敏锐地抓住了房屋开发、建材业的广阔市场,提出以入股形式成立公司,有了机械加工厂的成功范例,党员、干部、群众纷纷参股,很快成立了村房地产开发公司、选煤厂和新型墙体材料厂,集体资金有了更大一步的发展空间。由于经营有方,管理科学,几个企业欣欣向荣,2008年总产值10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60万元。2009年,建立了加油站、石料场并投入生产,又建成了村超市,2009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00万元,入股农民每股收益40%。
村集体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为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了充分保障。钱庙村高起点建设了农民新村,并利用原街道剩余土地,对老街进行开发建设,崭新的集市代替了破落的旧街,既盘活了土地,又美化了环境,村里的面貌也焕然一新。村里还加大了对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投资近20万元,对全村的水利配套工程、生产路面进行了整修。2009年村投资300余万元,兴建了一所高标准幼儿园。如今,村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幼儿教育。
(记者 李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