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科技惠风暖农家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科技惠风暖农家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6/8 0:55:2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谢家集区积极探索农村科普工作新路子,从全国部分高校及科研单位聘请一些教授及专家担任农业科技特派员,为农民致富和农村企业发展把脉问诊——科技惠风暖农家

      谢家集区紧紧围绕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和“科教兴区”战略,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搭建农村科普新平台,广泛深入地开展经常性农村科普活动,在广袤的田野里唱响了一曲为农服务科技新风劲吹的颂歌。

      农村有了“特派员”

      为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在农村的普及率和贡献率,谢家集区政府于2009年10月正式启动了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区政府及时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区科技局、区农林水利局、区财政局、区副食办、区科协及6个乡镇为成员单位的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区里专门下发了《关于实行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工作意见》,并与安徽农业大学签订了《区校科技特派员合作协议书》,面向全区6个乡镇56个行政村选派112名科技特派员,重点围绕特色农业等产业链的提升,深入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服务。去年11月,区政府把大红的聘书颁发给安徽农业大学的鲍传和、刘童光、张承祥、徐文娟四位教授及市科技局两位专家,6位专家级农业科技特派员已先后深入到该区原生态甲鱼养殖场及蔬菜基地对农户进行面对面的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田野遍开科技花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设立给谢家集区广袤的田野吹来了科技旋风,今年以来,在农业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谢家集全区向上级科技部门申报了农业科技计划项目6个,协助申报市级农业财政项目1个。

      为了攻克即食豆腐花常温保鲜技术,该区与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就“即食豆腐花常温保鲜技术及标准化体系建立”项目达成了全面合作协议。作为技术研发单位的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成立了专题小组,并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通过对豆腐在生产过程成批生产预处理工艺中过滤与均质技术集成研究、超高温瞬时灭菌与无菌包装技术集成研究以及即食豆腐花生产、加工过程中“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研究,已建立起针对我市豆制品企业生产实际情况的即食豆腐在安全加工关键技术的集成工艺平台和标准化生产体系。

      茭白与小龙虾混种养高效技术研究与推广是谢家集区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下的又一成果。茭白与小龙虾共生共种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农业生态种养新模式,在田中种植茭白,田沟内共养小龙虾,这样可确保种养田亩均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是单一种植水稻的纯收入的5倍。由淮南市孤堆乡养殖业技术协会与淮南师范学院富有水产养殖经验和技术的专家学者组成课题组,共同探讨小龙虾与茭白共生种养、高产高效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目前,这一技术正在谢家集区得以广泛利用。这对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该区丰富淡水资源,调整单调、低产的现有农业产业结构,使农民快速增收致富和发展地方经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在养殖方面,该区李郢孜镇六马科技养猪公司从安徽农业大学聘请专家,建立起1个集生产、研究、开发、推广、培训、咨询等综合服务为一体的良种猪饲养技术示范推广专家大院。就在今年5月份,该公司在区科技局的牵线搭桥下,与金寨县鑫农养猪合作社签订了引购协议,决定引进100头40至50千克的金寨当地黑毛母猪,这种母猪具有产奶率高、抗病能力强,肉香味美的特点,按照协议,6月底引购将完成。

      同时,在区科技局、区农林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谢家集区还先后开展了梅花鳖吊网养殖技术、米糠膳食纤维生产与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孙庙黄晶梨基地建设、施家湖水产养殖基地微孔增养应用与示范等项目的推广和应用,为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科技惠民风正劲

      为了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增添长劲、后劲,谢家集区还持续开展“三下乡”活动。今年1月26日,市科技局、市科协、区科技局、区科协配合全市“三下乡”集中行动,在孤堆回族乡孤堆新村开展了送科技下乡活动。活动中,展出科技展板2块,悬挂了“甲型H1N1流感”挂图、“节能减排”挂图,发放了《小麦高产工程技术手册》200册,《农村实用技术手册》300册,《禽流感防控知识》500册,《安徽科技》1000册,《农村居民防震知识手册》1000册,《关节炎的防治》1500册,农村实用技术光盘150张。科技展位前人头攒动,前来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共接受群众咨询200余人次。

      同时,在今年4月,区科技局还免费为杨公镇、唐山镇、望峰岗镇的两女户送去了200斤糯玉米新品种,并为他们发放了水稻丰产手册,防震挂图等,向其宣传了科技致富的常识。

      为使农户掌握一技之长,在今年5月,淮南市孟岗农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杨公镇举办了为期一天半的农民科技养殖专业技术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农户及养殖户79人。培训班特别邀请了华中农大、南京农大和安理大的有关专家为广大社员及养殖户详细讲解了动物疫病防控及科学养殖、农民创业等有关知识。老师们精彩的讲解,得到了广大农户的一致好评,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通过科技培训,使广大农户及养殖户转变了养殖的观念,增加了科学养殖的知识和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科技惠民风正劲,农民致富热情高,截至2009年底,谢区农民人均年收入已达5564元。在谢家集区广袤的田野上,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和农民正以自己勤劳的汗水和智慧谱写一幅农村和谐发展的壮美图画。

记者 武春晖)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