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时政新闻 >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6/7 0:38:3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6日由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 

    《人才规划》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定并实施《人才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人才规划》全文约19000字,共分序言,人才发展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体制机制创新,重大政策,重大人才工程,组织实施等部分。

     《人才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围绕这一目标,《人才规划》提出了“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明确了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二是大力开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三是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规划》提出,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充分发挥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用,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用人自主、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

       《人才规划》还围绕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了“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实施人才创业扶持政策”“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等10项重大政策,确定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12项重大人才工程。

      《人才规划》强调,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负责本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各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以《人才规划》为指导,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编制地区、行业系统以及重点领域的人才发展规划,形成全国人才发展规划体系。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营造实施规划的良好社会环境。要以人才学科和研究机构建设、人才资源统计和定期发布制度建设、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人才工作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人才工作的基础性建设。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