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校园内的“粮草先行官”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校园内的“粮草先行官”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6/7 0:26:1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淮南二中后勤管理工作侧记

      他们常年工作在学校,却很少有师生认识他们。然而,校园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墙都得益于他们的爱护,食堂飘香可口的饭菜里有他们辛勤的劳作,寝室整洁的校园环境中有他们洒下的汗水。虽然他们没有站在三尺讲台上,但他们却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广大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用无私的奉献与真诚的服务撑起了育人的一片天空。

      给师生一个无忧的“家”

      走进二中,整洁幽雅的校园环境,苗圃青青,花香阵阵,师生学习全神贯注。二中,现有80个教学班,近5000名师生,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压力可想而知。

      在师生的印象中,学校很少停水、停电,而很少有人知道水电工的背后付出。他们多是全天候待命,在节假日或休息时间,他们还经常穿梭在校园各个角落,查找隐患、解决问题。在保证学校正常供电、供水的同时,后勤部门不忘做好节电、节水文章,通过大力宣传开源节流思想,基本杜绝了长流水、长明灯现象;同时,采用声控、光控和时控等现代化手段,改进学校的节水、节电设施,每年可节电17万余度,节水3万余吨,每年共节约水电费20多万元,获得了国家发明使用新型专利,被全国推广。

      在学校的每个楼层,师生们每天都能看到保洁员的身影,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只知道多年来,他们一直负责学校各个楼层的卫生保洁工作。校园刮风了,树枝断了,玻璃坏了……不用担心,学校的后勤人员会用最快时间“屏蔽”一切安全隐患,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

      老陈是一名保安员,每天都兢兢业业。“外来人员实行身份证实名登记,外来车辆实行出入证管理。”二中校园安全制度已深深的刻进了他的脑海。只要老陈当班,遇见学生出校,他总会叮嘱一声“注意安全!”

      给师生精力充沛的一天

      让孩子吃上营养放心的一日三餐,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也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心愿。

      在二中,目前每天约有2000名师生在食堂就餐,而食堂仅有30多名员工,食堂压力不言而喻。程晋忠,是学校食堂的负责人。每天早晨,他总会在5点左右准时赶到食堂,开始一天的工作。鲍士乐,学校食堂的一名管理人员兼厨师,每天早晨,他总是第一个到达食堂,查点人数,安排人员分工;遇到特殊情况,他总会主动加班,以满足师生的饮食需求,学生都亲切的称呼他为“鲍伯伯”。

      为确保师生吃的营养、吃的健康,学校还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如建立了采购员、验收员、加工人员和出售人员层层把关制度,坚决不让不合格食品混入食堂;建立了卫生检查包片制度,以评比、奖惩制度,促进员工卫生意识的提高。为了解师生饮食需求,每学期,食堂都会主动和各年级联系,召开师生座谈会,听取师生对食堂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成立了饮食花样小组,鼓励厨师创新,以丰富伙食品种。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校仅早餐品种就达30多种,中餐、晚餐品种也各有20多种;为方便学生,学校还推出了夜餐;即使在晚自习后,学生也不用担心饿肚子。此外,食堂还配置了各种较先进的炊事机械设备,且食堂功能分区严格、卫生安全设施齐全,被餐饮系统评为A级学校食堂。

      该校高一年级的一名家长告诉记者,原来孩子经常不吃早餐,好说歹说无济于事。现在,孩子经常在食堂就餐,不仅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而且偏食、挑食的毛病也没有了。

      给学生一个温馨的梦乡

      二中目前有住校生1000多人,现有学生寝室200余间,基本满足了住校学生的需求。 

      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清洁、安全的住宿环境,该校为学生宿舍楼配备有专职生活老师。杨敏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虽然每天都有学校领导带班、教师值班,但每天清晨、每个夜晚,都能在宿舍里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很多学生都亲切地叫她“杨妈妈”。哪个同学身体不舒服、哪个同学有心事、哪个同学今天没上课,杨老师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住宿学生交心谈心。为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在她的精心指导下,学生自己养成了卫生自查好习惯,让文明卫生意识渗入了每个学生的心田。

      杨老师说,学生宿舍是学生在学校里的家,自己就是这个家里的一名家长。自己的工作就是让孩子们睡好觉,保证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明天的学习中去。

(记者 朱庆磊 通讯员 汤 镖)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