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西城劲飘健身风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西城劲飘健身风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6/4 0:11:3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谢家集区全民健身活动纪实

      近年来,谢家集区努力“建设好群众身边的场地,开展好全民健身活动”,营造了关心、支持、崇尚体育健身、参与体育活动的浓厚氛围,开展了有声有色的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区掀起了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潮。今年4月,谢家集区文广体局首次荣获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健康文化”深入人心

      清晨,我们沐浴着和煦的阳光走进谢家集区的中心广场、大型社区,立刻会被这里热火朝天的全民健身场面所吸引,晨舞、太极拳、木兰剑、乒乓球、羽毛球、秧歌……花样繁多、热闹非凡。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喜爱运动健身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这里又再次成为人们运动健身的乐园。

      在西部城区谢家集,运动健身已经不仅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2009年,根据区情,谢家集区专门开辟了以全民健身为主题、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的“社区大家乐”栏目,充分发动晨、晚练点队伍、业余文化体育团体、广大体育健身爱好者,为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搭建平台。从去年4月下旬开始,每月在不同的城建制小区举办一次,通过几个月的开展带动,全区的体育活动呈现出群众广泛参与、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多样、氛围热烈浓厚的新局面,丰富了市民业余生活,增强了社区体育健身的吸引力和活力,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和称赞,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淮南电视台及安徽日报等媒体对该项活动进行了多次报道。

      健身场地日益增多

      走进谢家集区孤堆回族乡孤堆村,新农村的蓬勃朝气扑面而来——一栋栋整齐漂亮的小楼,6000多平方米的农民健身广场,篮球场、健身路径、雕塑、荷花池……让人仿佛置身于现代化的城市小区……在新建成的唐山镇综合文化站暨体育活动中心,记者看到三层小楼的二楼,有乒乓球室、棋牌室、健身室……随行的区文广体局局长宫玲介绍说,为了方便群众就近参加体育活动,谢家集区采取多种措施,扩大群众体育健身场地。唐山镇就利用新建成的综合文化站场地,配套增设了乒乓球桌、健身器材等体育设施,为全镇群众提供了健身娱乐的新场地。

      为了满足群众体育健身的需求,谢家集区把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作为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首要任务来抓。该区高度重视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针对体育场地设施基础差的现实,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新建的小区内必须安装健身器材,并大力鼓励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将现有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有效解决了地区体育设施不足问题,缓解了广大群众要求健身与场地设施短缺的矛盾。同时,扎实有序地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仅去年,该区为10个行政村申报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并已全部建成,每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配套资金3万元,其中1万元用于购置器材,2万元用于场地建设。

      体育比赛丰富多彩

      在双休日、节假日,谢家集区还组织了各式各样特色鲜明、影响巨大的体育比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为全区群众营造了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特别是该区立足于乡镇、街道、社区单位,举办体育健身知识讲座,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文明、科学的体育健身活动,如棋类比赛、拔河比赛、老年人健身操比赛、乒乓球比赛、木兰剑(拳)比赛、锣鼓花鼓灯晨晚练健身队踩街活动等。社区(村)体育活动以“小型多样”为主,而且就在居民家门口,人人都可以参加。通过这些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放松了心情,还增强了邻里间的感情,广交了朋友。

      去年,谢家集区还举办了全区农民拔河比赛、全区小学生乒乓球和小学生围棋比赛等多项体育赛事。同时,还组团参加了淮南市庆“五·一”太极拳比赛、淮南市3G杯乒乓球比赛、淮南市第二届临水坊杯围棋比赛、淮南市第六届运动会等多项体育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通过参与比赛,也丰富和活跃了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

(通讯员 杨道文 记者 何婷婷)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