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领导干部曾这样说:“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工作的每一天,都当做一种心灵的历练。”这句话可谓语重心长,意味深远。其含义就是要求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静下心来,凝神聚气,在工作中练就一颗平常心。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价值取向和人生取向更加多样化的影响下,领导干部面对个人名利和职务升迁的时候,更要注重保持一颗平常心。
平常心不是消极和颓废。对领导干部来说,保持平常心,就是要做党和人民的勤务员,并始终保持一种平和豁达、责尽心安的心态。沈浩主动报名,从省财政厅到小岗村当村官,一干就是6年,是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人民检察官王世杰任劳任怨,在控申接待岗位坚守17年,接待来信来访和法律咨询者达1万多人次。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甘于寂寞,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用平常心赢得了党和人民的称赞。可见,保持平常心,是一种境界和修养。
保持平常心,要求领导干部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重些。忠诚于党和人民是每一个领导干部必须坚守的基本准则,领导干部只有把个人追求融入党的伟大事业,才能视党的事业高于一切,为人民利益无私奉献,个人也才能拥有发展进步的广阔舞台,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保持平常心,要求领导干部把人生目标看得远些。看远,就须存高远之志,立远大目标,脚踏坚实大地,仰望灿烂星空。一个人如果目光短浅,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之中,就看不到远处的风景。同时,人生之旅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有顺境也有逆境,有鲜花也有荆棘。一个人如果过于看重眼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就可能陷入迷惘和困惑。
保持平常心,要求领导干部把个人名利得失看得淡些。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领导干部比其他干部会更多地看到一些名和利,会更方便地得到一些名和利,有着更多的心理诱惑,内心难免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一旦不能正确对待,就会导致心理失衡。因此,领导干部保持一种淡泊平和的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以“闲坐庭前看落花”的超然心态看待名利得失。
保持平常心,要求领导干部把职责使命看得大些。领导干部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职责重大、使命光荣,须保持一种干不好工作就食不甘味、寝食难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任务,把思想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做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
保持平常心,要求领导干部把法规制度看得严些。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因此,领导干部对党的纪律、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要有所敬畏,时刻做到遵纪守法,讲规矩、守原则,不能随心所欲。要做到不该做的事情不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为官。
(淮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