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记者来到位于毛集实验区的淮南市景运粮食实验园。这座计划投资4700万元,占地70万亩,集仓储、物流、加工为一体的多功能粮食产业园一期工程已经竣工,运用先进的微控技术,日加工小麦400万吨,二期工程即将启动。记者在现场看到,已建成的两个大型仓库存储了2万吨粮食,仓库的透风、防尘、防鼠、防水功能一应俱全。据毛集实验区粮食局的负责同志介绍,该物流园全部工程竣工后,景运粮食物流园辐射皖北,带动周边10余个县的粮食产业发展。
近年来,全市粮食产业化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态势,近日,市政府制定的《关于加快粮食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计划用五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建成粮油类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省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以上,其中产值超亿元的6家、超2亿元的2家、超5亿元的2家以上,实现社会粮油加工业总产值30亿元,增幅达5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做大做强粮食龙头企业,必须鼓励粮油加工企业与购销仓储企业联合,组建集粮食收购、销售、调拨、储存、加工为一体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积极推动资源整合,发展相关产业,扩大聚集效应,形成带动力强、辐射力广的粮油产业集群。5月26日,记者在大通区九禾良源粮食物流产业园采访中发现,投入近100万元正在建造施工的粮食仓库现场,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建成后将存储3000吨粮食,整个仓库运用机械化通风手段,现代化的管理,科学化的运作,将粮食从农民手中收购进来,直接送入仓库存储。在谈到粮食产业化问题时,大通区粮食局局长金新说:“大通粮食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粮食产业发展的举措,将在孔店乡建成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这也是我们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是以加工优质稻为主的粮食精加工企业,结合仓储、物流等建设为一体的粮食产业集群。以散装、散储、散运、散卸的一条龙渠道,为粮食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最有利的保障。”
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构建粮油品牌体系。鼓励粮油加工企业创品牌、争名牌。大力宣传国家级、省级“放心粮油”产品,积极创建“放心粮油示范企业”,积极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逐步建立城乡“放心粮油”供应网络。
加快粮食产业园区建设,还要完善园区功能。记者于5月27日在罗山国家粮食储备库采访时,该储备库主任王登岭说,淮南市已经进行了规划,把田家庵国家粮食储备库与罗山国家粮食储备库合在一起,在望峰岗建成全省最大的粮食物流产业化园区,占地300多亩,一期投入6000多万元,不日,该项工程将开工建设。
提升粮油专业合作组织化程度,加强粮食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大力培育粮食经纪人队伍,鼓励粮食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积极招商引资,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紧紧抓住中央和省各项惠农政策,打基础、上项目,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吸收多元化投资,增强企业发展后劲。通过内引外联、靠大联强,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引进国内、国际知名企业,引进资金和技术,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促进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转型升级。
完善的扶持政策是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的根本保障。建立稳定的粮食产业化财政扶持投入机制,设立粮食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粮食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主要采取以奖代投、财政贴息等方式,重点支持带动力强、关联度高、规模和产出能力大、成长性好、社会效益明显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和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以及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建设等,集中财力建设一批大的粮食产业化项目,壮大一批骨干粮食企业。建立粮食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严格管理,规范运作,跟踪监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市粮食局局长许克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产业化的发展,为了加快粮食产业化的发展,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形成合力,加强对粮食产业化工作的领导,强化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全力以赴加快粮食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