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省级民营经济产业园”和“省级经济开发区”两块牌子的毛集实验区,正从产业集聚的集群发展和链条式生产中尝到源源不断的好处。仅今年前四个月,经济开发区就新引进各类招商引资重点项目6个,投资总额2亿多元。
在毛集省级经济开发区,投资7700多万元的安徽康盛粮油食品公司的主体厂房正在抓紧施工;投资5000万元的南京彩钢瓦及企业会所项目的厂房已经完工……据介绍,毛集实验区在产业集聚发展中,注重土地集约利用、产业链式延伸、企业集群组合、经济循环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产业关联紧密、上下游分工合理、企业互动发展的产业集群。其核心关键在于一个“链”字。
实验区工委、管委在经济发展中,结合区情实际,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品牌优势,坚持体制和机制创新,坚持自主创新,坚持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使经济开发区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目前,全区仅农副产品加工业就发展出了5条产业链,分别是小麦、水稻、种猪、蔬菜、水产品等农产品加工链。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实现了农副产品的大幅增值,仅从蔬菜经过脱水处理,价值就增长了近5倍。目前毛集实验区的粮食加工转化能力每年达到100多万吨,是本地区粮食总产量的2倍多。
集群发展、链式生产达到了企业增效、农业增收的“双赢”效果。现在,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淮南白蓝集团的出口脱水蔬菜加工、安徽宏宇集团的大米加工、淮南宝光冷冻食品加工等规模正逐步加大,同时从事加工生产的企业数目也在逐渐增多,初步形成了农业产业的链条式发展模式。
(李长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