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平圩淮河大桥“上岗”近20年,因承受超限超载车辆的碾压而伤痕累累、安全受到威胁,如今这一切将得到遏止。5月28日,市政府召开该桥限制通行新闻发布会,自当天起采取“限重”、“限高”和“限速”三项措施,为该桥撑起了安全“保护伞”。
据了解,淮南平圩淮河大桥于1977年7月开工,1980年10月完成铁路桥工程并试车行驶成功,1982年7月公路桥建成通车。该桥是淮河上最长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改善、优化了淮南的交通和投资环境,为淮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每天200多辆超限超载汽车的重压下,该桥已渐渐出现“伤病”,桥面板出现严重应力损伤,而且混凝土剥落、面板裂缝出现坑洞等,大桥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为保证该桥公铁两用桥正常运行,5月28日上午,市政府组织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交通运输局等多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对该桥公路桥进行限制通行。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自当日起,凡车货总量超过30吨(不论轴数多少)的各类机动车辆一律禁止通行;高度超过3米的车辆(客车除外)一律禁止通行;所有通行车辆限速40公里/小时,且保持匀速行驶。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表示,针对大桥目前受损的现状,将对大桥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测,同时抓紧进行维修;市交通运输局称,目前大桥上超载的主要是运送粉煤灰和煤炭等物的车辆,该局已在潘一矿等处设立监督点,严禁超载车辆驶出,同时加大与其他部门的路面联合执法力度,抽调运政人员24小时巡查;市公安局表示,已在大桥上设置测速卡点,电子测重设施也已建好,将对各种违规行为进行严格处理。
据了解,自5月28日起,对于各运输企业和车主,如有违反“三限”的相关行为,将由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依法从严查处;对于不听劝阻、强行通过的,将以危害公共安全、妨碍执行公务依法从重处罚;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记者 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