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上,凤台县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县”,标志着该县新农合整体工作水平跃居全省领先水平。
凤台县自2005年开展新农合试点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新农合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作为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条主线,精心组织实施,从资金管理、报销审核、医疗机构日常监管等方面,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不断延伸新农合触角,扩大覆盖面。参合率由2005年的66.08%提升至2010年的99.99%,受到省政府、省卫生厅及省合管办的充分肯定。
积极推行门诊统筹总额预算、分期支付工作。制定了《凤台县新农合门诊统筹“总额预算、定额包干、绩效挂钩、分期支付”管理办法》,实行以乡镇、村为单位总额预算、定额包干、超支自负,门诊直补、二级结算、绩效考核、分期支付的管理办法。
实行单病种定额付费管理。出台了《关于实行单病种定额付费管理的通知》,在物价部门核定的医疗机构独立病种的固定收费标准基础上通过基线调查后确定了10余种普通疾病实行“单病种定额管理”与“单病种定额付费制”,从而有效控制了医疗机构次均医疗费用的增长,确保了参合人群权益的最大化。
建设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网络。继2007年自主建设并实现全县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联网运行后,凤台县新农合管委会先后与安徽医科大学四附院、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建设县外联网结报系统,使全县48.93万参合农民在省市级联网结报的医疗机构住院出院当天即可报销医药费用。
力求工作程序公开透明。在全面完成县级医院HIS系统、乡镇卫生院HIS系统、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小HIS与新农合系统、县级平台与省级平台联网对接,实时传输的基础上,去年10月份实现了新农合信息系统与县管委会、县人大、县财政局、国库支付中心、审计局和卫生局的实时联网查询,使新农合整体工作完全处于相关主管部门的监控之下,进一步做到了工作程序与审核结算、补偿支付工作的公开透明。
(常开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