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关于淮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已定,关键是抓好落实。但从实际情况看,在抓落实的过程中,一些单位不同程度的存在工作思路不清、方法不对、敷衍塞责、标准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切实加以解决,再好的决策部署都可能落空,也会贻误发展的机遇。
抓好落实是一种状态。要有抓落实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门心思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不好大喜功,不急功近利;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认真解决,一步一个脚印的推进工作,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抓好落实;要有执锐攻坚,能打硬仗的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等不靠,知难而进。
抓好落实是一种能力。首先体现是执行力,要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认真领悟国家、省、市的大政方针,坚决服从并不折不扣执行,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其次体现是领导力,要时刻胸怀大局,把握大局,抓工作、谋发展,善于从大局出发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把局部与全局、重点与全面、当前与长远、数量与质量、过程和结果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第三体现是落实力,要善于联系实际抓好结合,细化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时间期限,分解工作责任,行动上雷厉风行、紧张快干,该抓的工作抓好落实,该解决的问题抓紧解决,大事大抓,急事急办。
抓好落实是一种过程。要有始有终,落实的过程中,提出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要求,只是“上篇文章”,重要是决心、计划、措施、办法等在末端落实。抓好落实,既要注重说什么,更要注重做什么,达到言和行的统一;要有反复抓的科学方法,毛泽东主席说过,要过河先要解决桥和船的问题,不解决桥和船就是一句空话。反复抓落实的方法,关键是落实责任制,按职尽责,按级负责,赏罚严明,做到责、权、利的有机统一;要用“终端效果”衡量,抓好落实,要全过程跟踪检查督导,经常到落实一线解剖麻雀,掌握真情,评价一个单位工作成效,不仅要看干了什么、建了什么,干了多少、建了多少,更要看管用不管用,整体质量和效益如何,要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