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优秀专武干部沈守永
10年前,他进入人武系统,干起了武装;10年间,他曾两度面对上调机遇,都毅然选择扎根基层。近日,他在2009年全市专武干部综合考核中取得了总评第一名的佳绩,成为我市唯一一名受到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军区司令部、省军区政治部联合通报表彰的专武干部。他就是大通区上窑镇武装部部长沈守永。
脱下军装干武装
2000年初,沈守永从某团政治处交流到大通区人武部工作,时值组织民兵开展无座力炮专训时期,当时训练骨干缺乏,出身炮兵专业的他了解情况后,主动请缨,与参训民兵一起操炮训练,较好地完成了组训任务。为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他自我加压充电,不到半年时间,就撰写了“对增强人武部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几点思考”调研报告,并被上级《政工简报》采用。沈守永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军分区领导的关注,几次想调他到军分区机关工作,他都婉言谢绝了上级领导的好意,就这样,他在区人武部一干就是5年。2005年初,组织确定他转业地方工作,作为一名正营职军队干部,他本有机会进市直机关工作,但他考虑更多的是区里对专武干部人才的需求,就这样,他走上了上窑镇专武部长的岗位,一干又是5年。
专武精武争一流
“要干,就干一流!”这是沈守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06年初,沈守永到上窑镇武装部任职后,针对民兵活动开展力度不够等实际情况,他走遍了全镇11个村民兵营,掌握第一手资料。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筹集经费3万元,改善了武装部软硬件基础设施。2009年,大通区人武部为此专门在上窑镇召开了民兵基层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上窑镇武装部连续五年被上级评为“先进武装部”。
专武还要精武。为准确掌握专武干部应知应会知识,他熟读精思、博闻强识;为提高手工标绘地图、计算机应用操作和轻武器射击等技能,他潜心专研、苦练巧练;为提高组训和教学能力,他都主动当教员,被大家称为专武干部业务知识“一口清”、“问不倒”,专业技能“一支笔”、“多面手”。近年来,他带领民兵先后出色地完成了大通区民兵抗震救灾演练、市民兵“6·19”活动、省“江淮—2009”演习等大项任务。
征兵工作是每年武装工作的重头戏,他总是坚持原则,实行阳光征集。5年来,他经手征集的新兵中有30多人在部队转为士官、提干或考上军校,未发生一例责任性退兵。2009年冬季征兵期间,为激发大学生参军报国的热情,他主动与市电视台联系,精心制作了大学毕业生方亭亭积极参军报国心路历程专题宣传教育片,激发了全镇乃至全区大学生参军报国的热情,大学生征集率近30%,超额完成了上级赋予的高学历青年征集任务。2009年,上窑镇武装部被省政府、省军区联合表彰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率兵参建促和谐
在和平建设时期,专武干部和民兵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平安和谐。10年来,沈守永先后4次奉命执行抗洪抢险救灾任务,被市政府、军分区评为“抗洪抢险先进个人”。
2008年,奥运会火炬在淮南传递,他根据上级统一安排,精心挑选了25名优秀基干民兵,亲自作思想动员,多次组织现场演练,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安保任务。
每年农历2月19日,是上窑森林公园传统庙会日。为确保庙会安全,他积极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协同公安部门维持秩序,连续10年没有发生一起事故案件。每年午秋两季农忙时节,他都会组织基干民兵突击队上门为当地困难群众、军烈属抢收抢种,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