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全国首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凤台县,全面推进“小农水”建设,在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用水的同时,也提高了农业防汛抗旱能力。
李冲回族乡龙茅水库兴建于上世纪5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设施老化,秋冬缺水,夏季又常涨水,给当地村民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今年年初,乡里投资100多万元,对水库进行了清淤、维修,使水库又重新发挥了作用,现在项目已经基本完工。说起水库维修带来的方便,村民王兴奎最有感触,“以前是挑井水浇灌庄稼,现在水库的水能直接引到田头,方便多了。”“工程完工后,可以新增防洪库容10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4000多亩,不仅保证了下游群众和耕地的安全,还促进了农民增收,预计全乡受益区农民,每户每年可以增收100元以上。”该乡水利站长苏轶告诉记者。据了解,乡里还结合境内山地多、村民居住地大多低洼、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每年夏季都易涝易旱的实际,自筹300多万元资金,对境内水库及防渗渠进行修建、加固,并对主要沟塘实行清淤,使全乡的2万亩耕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
据凤台县水利部门负责人介绍,去冬今春以来,该县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共动用土石310万方,修建桥涵、水库7座,加固生产圩堤10条,疏浚大中沟12条,初步实现了提升防汛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
(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