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超载车“压病”淮河大桥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超载车“压病”淮河大桥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5/18 23:56:1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维修方案已经出台,多部门联手治超保障大桥安全

      原本只允许总重在20吨(含20吨)以下的车辆经过的淮南淮河大桥,如今每天却承受着两百多辆超限超载汽车夜以继日的重压。大桥路面伤痕累累,大桥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相关主管部门指出,如再不对超载加以严格限制,大桥寿命将大大缩短。

     “超载”大桥不能承受之重

      淮南淮河大桥位于安徽淮南潘集区平圩镇东南端,是淮河上最长的铁路、公路两用桥。大桥于1977年7月开工,1980年10月完成铁路桥工程,并试车行驶成功。1982年7月公路桥建成通车。雄伟壮观的淮河大桥飞架淮河两岸,宛如长虹卧波,把往日天堑变成通途,改善、优化了淮南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为淮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就是这条极为重要的“交通要脉”,如今却面临着重大危险,与日俱增的超载车辆正严重危及着大桥安全。“按照淮河大桥公路桥荷载设计和有关规定,机动车通过大桥时限速40公里,限载20吨,限高4米。可现在每天起码有近两百辆超重车夜以断日地‘摧残’着大桥,超载最严重的车辆甚至达到了99吨,为大桥设计荷载4倍之多,大桥难以承受超载车辆的碾压之‘痛’,已经出现了安全隐患。”市政管理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受到超载车辆的长期碾压,大桥桥面板出现严重应力损伤,混凝土剥落、面板裂缝出现坑洞,其中以北桥头堡南60米处问题最为严重,梁板损坏面积约2平方米。5月7日,该处接到了相关部门的险情报告后,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对桥面及桥下损坏处进行封闭围挡,并在桥面破损严重处临时铺垫了加厚钢板。

      大桥维修方案已经出台

      5月13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持召开了淮南淮河大桥桥面板维修方案论证会,参加会议的有原桥面设计单位上海科达市政交通设计院,原施工单位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原监理单位上海华东铁路监理公司,市政管理处等单位的专家、领导及代表。

      会议成立的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有关单位关于淮南淮河大桥桥面板损坏情况、原设计单位关于桥面板设计情况和原施工单位维修方案的汇报,观看了现场拍摄的图片,并就桥面板损坏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原施工单位提出的维修方案作了认真论证,最终形成了一致意见:原施工单位提出的桥面板破损严重处补强方案是可行的。即在确保铁路安全运营、不中断公路桥交通的前提下,封闭围挡部分桥面,铺挂铁路安全防护网,搭设铁路防护平台,然后再进行破损混凝土凿除,钢筋绑扎以及立模、混凝土浇筑、桥面沥青路面维修等一系列补强措施。

      多部门联手治超

      鉴于淮河大桥超限超载车辆违规通行情况严重及大桥的现状,市政府日前下发了《关于加强淮河大桥公路桥治超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田家庵区、潘集区政府,各有关单位集中开展淮河大桥治超工作,并成立了淮河大桥治超管理领导小组。

      据了解,本次集中治超时间暂定为一年,自2010年5月20日始至2011年5月20日止。治超的措施包括: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组建淮河大桥治超执法队,全天候负责大桥现场治超宣传和超限行为的查处;加大限载限速宣传力度;坚持疏堵结合、源头治超和路面治超结合的原则,各部门分工配合联手治超;加快平圩渡口建设,分流车辆等。

      图:水泥剥落后裸露出内里钢筋的大桥面板。(图片由市政部门提供)

(记者 孙鸿)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