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满意度,是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度量衡”,是组织部门的“绿色GDP”。根据中组部开展的2009年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我市组织工作满意度四项指标得分,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在全省的排位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正如李源潮同志所说的,组织工作满意度是个“易碎品”,上去不容易,下来很容易。要让满意度这个“易碎品”不易碎,需要各级组工干部精心呵护。
呵护“易碎品”,自身建设要增加硬度。组织部门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练好“硬”功。做到兴学习之风、务实之风、创新之风,练好内功强素质;树立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甘为人梯的形象,模范守纪强作风;营造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深入实际强服务。当前重点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为载体,引导组工干部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以“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为载体,察民情、识民意、解民难,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拥护。
呵护“易碎品”,基础工作要增加深度。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通过延伸工作链,切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着力突出“五抓”:即抓组织,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抓班子,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抓活动,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内在活力;抓保障,健全基层党员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抓统筹,构建以城带乡、资源共享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呵护“易碎品”,群众参与要增加广度。满意度,前提是知情、参与,形成一种共同推动的合力。要打造“阳光组工”。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组织工作的宣传力度。对一些需要全体党员和群众尽快了解的政策、重大事项进行公开,增强组织工作的开放度和透明度,提高公信力,从而提高组织工作的满意度。
(郑田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