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做个永远的“低碳族”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做个永远的“低碳族”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3/29 1:57:0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低碳正走向你我他,低碳已事关你我他。所以,我们现在有必要提倡做个永远的“低碳族”。

      首先,思想意识崇尚低碳。低碳是一种态度,一种风度甚至可以说是做人的一种高度。从一定程度讲,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是人类的未来。做个“低碳族”,往大里说,是为了保护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一条生路,为万千生灵的同生共存尽一份力。往小里说,是给我们身体健康提供最大的保护和舒适感。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低碳意识并身体力行,养成环保的、健康的生产、生活、工作习惯,人人都可以“低碳”。其次,点滴做起践行低碳。发展低碳经济,人人有责,人人受益。低碳生活并不难。对我们每个市民来说,举手之劳,点滴可为。每节约一滴水、一度电,节约粮食、避免浪费,少扔垃圾;多用手绢、少用纸巾;上下班选择步行、自行车、公交车,尽量少开私家车;减少开灯次数,关闭不需要的灯光,买瓦数低点的灯泡;少吃肉、多吃素,这些都是在身体力行地减少碳排放,坚持做到这些,就是“低碳族”。再次,与时俱进学习低碳。除了“低碳”融入生活细节,关注学习减碳也很重要。及时地了解新技术、小诀窍,有助于小细节实现大效果。减碳一旦有新技术作支撑,事半功倍。水冷空调、雨水接收净化器……随着这些环保节能设备走进千家万户,“低碳生活”离大家又近了一步。第四,各种节会示范低碳。在各种节会植入“低碳”元素,能发挥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今年的全国两会,就注入了一股“低碳”新风。环保减碳的“石头纸”,循环使用的布袋,提示空调控温的温度计,废报纸制成的铅笔,信息化的办公方式,无纸化的“低碳”采访等等。虎年春节,一些地方实行“织围脖”拜年、网上派虚拟红包、不燃放烟花爆竹等,度过了一个别具一番新意的“低碳”中国年。这些低碳细节,润物无声,示范着低碳的工作和生活,倡导着低碳理念,向全社会发出践行低碳生活的邀请。

       我国已向国际社会做出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45%的目标,发展低碳经济已经刻不容缓,过上低碳生活已迫在眉睫。面对环保发展之路,每个人都应肩负起捍卫绿色的时代责任,让我们做个永远的“低碳族”。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一滴的努力,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就会更美丽、更舒适。

(郑田宏)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