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大学生给垃圾桶“把脉”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大学生给垃圾桶“把脉”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3/26 0:12:5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对垃圾桶设置间距进行测量并发放市民问卷调查表

  垃圾桶为城市必备设施,是城市环境良好的保证,近日,安徽理工大学一群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双休日对我市六条主干道上的垃圾桶进行了“把脉”,并向市民发出问卷调查。最后统计显示,市民对垃圾桶存在的期望值很高,对垃圾桶的摆放、颜色等都有自己的看法。

  3月21日早上9时许,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08级16班的20多名大学生前往商贸文化广场,他们二、三人一组,对学院路、陈洞路、国庆路、龙湖路等六条路段上的垃圾桶进行设置密度测量,部分大学生对过往市民进行问卷调查。

  据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曹鼎鼎介绍,寒假结束后,同学们回到学校后就在积极组织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他们集思广益,并通过和市容局有关负责人联系,得到了大力支持。最后近一个月时间,这一群同学便开始做策划书和问卷调查表等一系列活动前准备。最终定于双休日进行测量与问卷调查。

  在商贸文化广场内,一位牛女士接受了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牛女士称自己从未参加过任何路面上的问卷调查,但听说是关于垃圾桶摆放的问卷调查,牛女士非常感兴趣,牛女士对垃圾桶摆放的密度、颜色、位置等都做了认真地填写,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建议。“这样的问卷调查是对我们城市建设非常有好处的,这群大学生放弃休息,为淮南城市建设出份力,这个精神可嘉。”牛女士说。

  经过一天的测量调查,3月22日下午,这群大学生统计出所有的数据。根据测量,龙湖南路垃圾桶平均间距为72米,龙湖中路64米,龙湖北路26米。朝阳路(家乐福至苏果)平均间距47米。陈洞北路上几乎没有垃圾桶。国庆路(汽车站至金茂酒店)平均间距为60米。

  当天共发出250份问卷调查表,其中有效问卷200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市民经常想扔垃圾却找不到垃圾桶,有36%的市民偶尔找不到。有38%的市民认为垃圾桶摆放间距应为30-50米。有58%的市民认为垃圾桶颜色为绿色。有80%的市民认为垃圾桶需要分类。有35%的市民认为淮南垃圾桶里垃圾未及时清理,32%的市民认为偶尔未及时处理。60%的市民认为卫生环境和垃圾桶的数量有很大的关系,3%的市民认为无关。对垃圾桶摆放位置,38%的市民认为垃圾桶应放在树边,居首位。44%的市民认为是否将垃圾丢进垃圾桶与垃圾桶摆放位置有关,居首位。

  曹鼎鼎称,他们花了一晚上的时间统计这些数据,这些数据的采集过程,让他们体会到走入社会的艰辛,但同样,他们也通过这次活动收获了许多经验。他们下一步将把数据形式书面形式向市容局、环卫处等相关部门呈送,期望得到各部门的关注,共同为淮南城市建设尽份力。

  图:市民正在填写垃圾桶摆放问卷调查表

记者 王玲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