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当日,淮南市气象台为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对市民实行开放,参观的市民可以在气象台更直观感受气象变化。
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世界气象组织,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60年。”在当天的气象开放日里,淮南市气象台邀请了市农科所的干部职工前来参观,同时也有部分对气象感兴趣的市民自发前来。
“天气预报是怎样做出的?”这是参观者问的最多的问题,淮南市气象台台长沐贤俊介绍,天气预报是根据检测到的各种气象数据,然后依靠预报系统进行天气模拟,即大型计算机的计算模拟,在这个计算机的数据库里每天都会更新各种气象数据,以保证天气预报的迅速准确。
来自淮南国投新集煤矿的晓毅是一名气象爱好者,当天他冒雨赶到了气象局。他说,气象与生活息息相关,它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了解天气情况,这对我们生活、工作、出行都有很大的帮助。淮南农科所的戴女士告诉记者,通过这次对气象台的参观,让她对气象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作为农科所的工作人员,她深深地感受到了气象对农业的影响,随着我国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过去农业那种靠天收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了。而是利用各类贴心的气象服务信息,根据准确及时的预报预警信息,让农民们享受着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多彩生活。
针对前期淮南出现的“浮尘”天气,市气象台台长沐贤俊解释,这主要是由北方的沙尘暴引起的。当北方冷空气南下时,在高空中携带了很多微小的灰尘和沙粒,由此也影响到淮南地区的天气。他们希望借这次开放日活动更好地宣传气象工作在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特别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交流与沟通,推动公众更多地了解、理解、进而支持气象事业发展,为创造和谐社会积极努力。
(记者 张雪峰 实习生 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