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网友齐聚一堂 欲为雪艳颁“奖”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网友齐聚一堂 欲为雪艳颁“奖”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1/20 23:42:5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淮南市民纷纷用各种方式表达敬意

      自汪雪艳徒手救出5人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后,自本报对汪雪艳的英雄事迹做了连续报道以来,本报热线先后接到多位市民的热线电话,他们在电话中表达着对淮南的好女儿汪雪艳的关怀和褒奖。1月19日晚8点30分,40多位“市民心声”论坛网友齐聚一堂,讨论以怎样的方式表达对汪雪艳的崇敬和牵挂。

     1月18日,市民秦先生致电本报热线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他说自己连续读了本报关于汪雪艳的《她从废墟中救出5名被埋者》、《淮南警花风采世人瞩目》等多篇报道,从央视《新闻联播》中也看到汪雪艳的音容和英雄事迹,他深深为之感动。秦先生说,自己不仅为汪雪艳的行为满怀钦佩,希望广大市民都能够向汪雪艳学习,同时,他还在电视上看到近来海地的秩序不太好,希望汪雪艳远在异国他乡多保重,希望家乡人的祝福和牵挂可以给汪雪艳带来好运,平平安安。

      在“市民心声”论坛上,成百上千的淮南网民为汪雪艳的英勇事迹和个人安危感动着、牵挂着。用怎样的方式向英雄表达敬意和问候,以及怎么向英雄学习成了市民们关注的话题。终于,在一位名为“水木”的“为汪雪艳颁发特别大奖”的提议下,很多网友针对怎么向汪雪艳表达敬意展开了讨论。为了能够更好的让网友们各抒己见,1月19日晚8点30分,一场主题为“家乡淮南牵挂汪雪艳”的网友座谈会,在网友的倡议下举行。

      为汪雪艳颁发一个网友制作的特别奖状的想法,成了首先被讨论的议题,这一想法自网友“水木”提出以来,受到了很多网友的赞成和支持。经过网友的提议和推荐,网友“太阳”成了这一奖项的主要策划人。在当晚的座谈会上,“太阳”针对广大网友的愿望和要求,提出了“奖项的名称”、“文字内容”、“图案设计”等问题,希望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在网上,很多网友也展开奇思妙想,制作了各种版本的“奖状”、“荣誉证书”等。

      颁发奖状的提议激发了在座网友的想法。一位网名叫“国家干部”的女网友,还专门带来了为汪雪艳写的一首诗。她提议,广大网友可以在网上自由发帖或者以向媒体投稿的方式,为汪雪艳的英勇事迹撰写许多文学作品,比如散文、诗歌都可以。

      网友“瓜子”在现场建议,可以采用在横幅上签名的形式,表达对汪雪艳的祝福,横幅的主题可以取名为“汪雪艳,淮南人民祝福你”等温暖的话语,然后征集市民的签名,这一做法不仅便于实施,而且能够在广大市民当中产生更为普遍的效果。

      除了这些建议以外,许多参与座谈的网民还提出可以通过为汪雪艳写歌供人们传唱、利用户外媒体、发手机短信的方式,为汪雪艳宣传祝福。网友的种种建议,在座谈会现场一一被采纳,一些建议将在几日内付诸实施。

      图一:网友座谈会现场
     图二:一位网民自发为汪雪艳制作的荣誉证书。

(记者 顾成家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