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车管所内“黄牛”为何屡禁不止?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车管所内“黄牛”为何屡禁不止?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1/5 0:16:0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市民呼吁:相关部门快快取缔

     近日,早报热线不断接到热心市民打来电话反映,淮南市车辆管理所内有大量的闲散人员(俗称“黄牛”),帮助前来的新车办理入户与年检等业务,同时收取车主费用。为了招揽生意,很多“黄牛”不惜站在206国道两侧,看见有车往车辆管理所进,就会蜂拥而上围住车辆讨价还价,这不但影响了车辆管理所的正常办公秩序,严重损害了车辆管理所的形象,也给206国道的交通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所以热心市民希望相关部门给予关注,尽快把车辆管理所内的“黄牛”取缔。

      淮南市车辆管理所内有大量的“黄牛”本报曾多次做过报道,而且有关部门也多次给予取缔,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车辆管理所内“黄牛”屡禁不止呢?记者带着疑问驱车赶往位于上窑的车辆管理所。刚到车辆管理所门口,记者打方向灯准备转弯时,突然跳出一名女子拦在车前,幸好记者紧急刹车才没有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见记者把车停下,马上又有几名女子把记者的车辆围了起来,不停地拍打车窗,不得已,记者开了车窗,原来这些人都是“黄牛”,她们不停地问记者来车管所是办什么的,记者也就借机与她们聊了起来。原来这些人是专门负责接生意的,可以代理车辆管理所内的任何业务,收取一定的费用,而在车辆管理所的办公大厅内,还有其他的“黄牛”在里面排队,“黄牛”们还夸下海口告诉记者,如果审车的话,只要交钱即使车辆上检测线不合格,他们也有办法保证合格,省去复检的麻烦。当听记者说,来车辆管理所是办事的时候,所有的“黄牛”都扫兴散去。

      记者在车辆管理所的办公大厅内注意到,前来办理车辆手续的人非常多,其中绝大部分是“黄牛”在排队,很多“黄牛”即使没有什么事情要办,依然在各个窗口占着位置,以便外面的“黄牛”接到生意后,很快地办理完手续。这无形给正常前来办理相关手续的市民带来了许多麻烦,同时也耽误了更多的排队时间。车主李先生对记者说道:“这些‘黄牛’太讨厌了,我是来给新车入户的,由于没有找‘黄牛’代办,不停地被插队,很多在我后面来的人都办好手续离开了,我在这里等了快一天,现在还没有办好呢!真不明白‘黄牛’这样扰乱车辆管理所的正常秩序,也没有相关部门来取缔。”

      根据记者了解,这些所谓的“黄牛”基本都是车辆管理所附近的村民,由于近年来淮南车辆增长速度很快,每天来车辆管理所办理有关车辆业务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这些村民就整天在车辆管理所内以代办各种手续、帮助跑腿为名,收取费用,而很多车主认为找“黄牛”会节省很多等待时间,索性不惜多花钱,来换取方便,这才使得“黄牛”有了生存之地。其实,“黄牛”们所谓的节约时间是因为他们有很多人在里面排队,严重地扰乱了正常的排队秩序,并不是因为他们神通广大可以不需要排队就能办理。对此,众多热心市民希望有关部门尽快给予取缔。

       图一为“黄牛”们站在206国道旁招揽生意。
     图二为新车一到,“黄牛”们就会蜂拥而上。

(记者 王伟 杨涛 摄影报道)

(责编: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