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风雪把能源城从头彻尾地打扮了一番,也让市民感到了冬季的寒冷。于是乎,空调、取暖器、羽绒服、帽子等御寒之物,成为了市民抵御寒冷的武器。
取暖设备销售火爆,部分产品出现脱销
11月17日,记者走访了位于龙湖南路的某家电超市,看到门口贴出了二楼卖场取暖器热销的字样。虽然不是节假日,但是在取暖器销售专柜前,还是有不少市民正在选购。功率大小、性价比高低、保修期长短等,均成为市民选购取暖设备的首要考察的条件。而冷暖两用的空调更是成为许多市民的首选,加上超市打出的一些优惠措施,更刺激了市民的购买热情。
据该超市一位负责人介绍,较前几日相比,15日至17日三天的时间里,家电超市电暖专柜的客流量增加了5至7倍,原来一天只能卖出10多台的取暖设备,而在下雪的三天时间里每天销售量都高达100多台。许多大品牌的电暖设备供不应求,一些型号的设备甚至出现了脱销。为保证市民能够买到称心的取暖设备,该负责人表示,超市已经联系了各个生产厂商尽快调货来淮,保证市场供应。
御寒饰品供应紧俏,价格低廉学生欢迎
造型别致的帽子,颜色各异的手套、耳焐子,加上电热水袋、暖手宝、暖宝宝贴片等取暖装备,让时下的大学生们为抵御严寒而武装到牙齿。记者在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门口看到,一些精品屋、文具店都纷纷亮出了御寒招牌产品,吸引着过往的大学生。少则几角钱,多则不过二十几元,学生一放学就把这些精品屋围了个水泄不通。
个性化的口罩、带十字绣的手套、膏药一般的取暖贴片……各色御寒小饰品让商家赚得盆满钵满。即使这样,一些商家还是对商品供应是否持续而心有余悸。特别像取暖贴片,一张只有一元左右,贴在内衣上能持续保暖,相当于穿了一件羊绒衫,深受爱美女孩子的喜欢。许多学生一买就是一百多张,几万张的存货一下午就卖光了。
菜肉价格涨幅明显,市民购买热情不减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淮南调查队了解到,受大雪降温影响,我市集贸市场所供应的商品有较大范围的上涨,以蔬菜和畜肉类最为明显。其中:大白菜、小白菜、花菜和胡萝卜均价分别由上个采价日的每公斤1.2元、1.7元、2.2元和1.8元上涨到本次采价日的每公斤2元、3.4元、3.7元和3元,涨幅分别为66.7%、100%、83.3%和66.7%;猪后座均价由上个采价日的每公斤18.5元上涨到本次的每公斤19.5元,羊肉均价由上个采价日的每公斤27元上涨到本次的每公斤35元,涨幅分别为5.4%和29.6%。
虽然菜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但记者在舜耕集贸市场看到,许多市民还是大一包、小一包地选购了大量的蔬菜和肉蛋,土豆、胡萝卜、大白菜等易储存的蔬菜成为了市民的首选。家住洞山地区的徐大妈告诉记者,吃好喝好,不得感冒,比什么都强。此外,一些粮油副食品站销售量也稳中有升,选择在早餐摊点吃早饭的人也多了起来。
图为市民正在耐心比较选购电暖器。
(记者 李舒韵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