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一市民10年情筑爱心路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做好事。家住淮南田家庵区香格里拉小区的胡瑞风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十余年助人为乐,用他微弱的一点力量,传递着自己的爱心,帮助他人,也快乐着自己。
7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了胡瑞风的家中,看到他正在忙碌地整理衣物。他告诉记者,这些衣物是准备捐献给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格蒙寺困难群众的,衣物将由他前往四川支教的红十字会朋友送去。记者看到他的家中,没有奢华的家具和摆设,桌子上却放着不少荣誉证书和奖章。眼前这个身体略显单薄、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心中时时刻刻牵挂着那里的困难群众和孩子。
2001年,许多白血病患者因苦于找不到骨髓匹配而备受病魔折磨,淮南市红十字会发动社会各界积极捐献骨髓。胡瑞风第一个报了名,并在他的积极宣传下,有20多人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赠者。从那以后,他正式成为淮南市红十字会的一名成员。
2003年,他偶然听说四川甘孜州石渠县格蒙寺孤贫学校近60名藏族学生因没有教师教课即将辍学的消息。为了帮助孩子们,他在网上发帖,并向全国征求前去执教的志愿者,得到了全国各地许多志愿者的支持。有30多名志愿者报名前去支教。孩子们严重缺乏学习生活用品,他动员身边的朋友一起定期为孩子寄去学习、生活用品,药品和资金。为了唤起更多人关注该校,他和网友们还为学校建立网站,号召更多的志愿者去帮助他们。如今他们支持该校已7年之久,2008年,他荣获中国红十字会志愿者之星称号。
据胡瑞风介绍,他自己小时候并不是一个特别乖的孩子,和很多男孩一样,非常调皮,曾经还和同学打过架,在课堂上起哄,甚至还把老师气哭过。1991年,他独自去了江苏常州,在当地的一个电缆厂工作,一年以后他回到了淮南。这之后,他便一直在淮南工作。直到2000年他遇到一位老人,他的生活渐渐改变了。老人告诉他:只有全身心奉献,一心一意不求回报,才能最终得到快乐。老人的话时时萦绕在他的耳旁,让他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慢慢地,他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十余年来,他和他的朋友不断地做好事,每逢节假日,他总会带着几个好朋友走进敬老院、贫困户、孤残者家中,嘘寒问暖。2006年至2007年,他用爱心和精神鼓励帮助过两位白血病女孩金晶和崔丽萍。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期间,他和朋友们在市红十字会领导下,组织抗震救灾相关工作,募捐善款80多万。
胡瑞风不但自己做好事帮助别人,而且在他的周围还有一群和他一样心地善良、乐善好施的朋友。胡瑞风告诉记者,今年7月初,他的朋友在市场上看到有人贩卖野生甲鱼,便将甲鱼买下后,和他一起将甲鱼放生。胡瑞风说,这是他和朋友们常做的事情,每年他们都会放生1至2万元的动物,大多数都是从市场上买来的野鸡、蛇、甲鱼等珍贵野生动物。
记者询问他近期有什么爱心活动时,他告诉记者,他和朋友们经常看到街头一些无家可归、流落街头的老人没有饭吃,他们打算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为他们提供免费早餐,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目前,这个计划正在筹备之中。
爱心伴着人生,奉献永不停止。胡瑞风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的爱心。不管是对亲朋好友,还是路人,只要自己听得见,看得见,他都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帮助别人。
(记者 冉 韬 实习生 顾继月 李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