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孝顺 家庭和睦 心情舒畅

许多人在研究老寿星的长寿秘诀时,往往都在吃的学问上做文章,认为长寿是吃出来的,多吃素少吃荤甚至不吃荤,才是长寿的根本。但是,淮南102岁老寿星施振权通过百年生活经历,揭开了自己的长寿秘诀:儿女孝顺、家庭和睦,心情舒畅,才是长寿的真谛。
6月12日,老寿星施振权的子孙在淮南矿机宾馆汇聚一堂,为老人102岁的生日举办了一次盛宴。记者也有幸应邀出席了寿宴,并有机会目睹了老寿星的风采。当记者见到老寿星时,她正端坐在餐厅的沙发上,腰背挺直,精神矍铄,记者向其问候时,她思维清晰,耳聪目明。餐厅里,老人的子孙四代济济一堂、气氛热烈、喜气洋洋。据其家人介绍,老人一生育有三男一女,现都已成家立业,儿孙满堂,整个家族目前已近三十人。专门从上海赶来为母亲祝寿的三儿子蔡成家告诉记者,他于1965年毕业于西安交大,是高级工程师,现在上海拥有一家国际贸易公司。他说,自己今天的成就是母亲的心血浇铸出来的,母亲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
1907年,施振权出生于上海崇明近郊,早年在家务农,结婚后育有三男一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生活十分艰难,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在轮船招商局工作的丈夫微薄收入维系。孩子渐渐长大后,生活更是捉襟见肘。但是,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她总是想方设法供养4个孩子上学。在全中国解放前夕,她的丈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国民党带到了台湾,与家庭失去了一段时间的联系。多年后,她的丈夫又回到了上海。但是,由于那段台湾经历,丈夫在文革期间屡遭迫害,后含恨离世。丈夫去世后,家庭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为了不让孩子辍学,她变卖了家中房产。后来实在难以维持,施振权只好让大儿子蔡成周作出牺牲,放弃学业,参加工作,挑起家庭重担。在母亲的辛苦操持下,儿女们也不负厚望,一个个学有成就,在上世纪70年代初,老大蔡成周响应国家支援两淮建设,来到淮南煤矿机械厂工作,成为厂里的一名技术骨干。1975年,母亲来到淮南,与大儿子一同生活。
蔡成周老先生向记者介绍,母亲长寿不在于她吃得如何,关键在于她的性情与操持。老人一生性情温和,与人为善,从来不与他人争执,性格十分随和。由于老人的言传身教,儿女之间,乃至子孙之间,关系都十分融洽,对老人也都十分孝敬。自1975年老人来淮定居后,与大媳朝夕相处20年(大媳妇4年前患病去世),婆媳之间相敬如宾,如同母女。在大媳妇卧病期间,老人如同亲生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直到大媳妇走完自己的人生。在这样一个和睦的大家庭环境中,老人始终保持着愉快的心情。儿女子孙事业有成,也是老人心情舒畅的重要原因。老人亲手带大的外孙吕明,现年41岁,是中国科技大的高材生,是李政道博士招收的全公费留学生之一,美国加洲大学博士后。吕明现任美国高盛集团证券部经理。远在大洋西岸的外孙时常挂念着外祖母,还定期寄来一些营养品孝敬老人,外孙的成就也让老人感到非常自豪。
蔡成周老先生最后说,老人的大半生都生活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吃,不是她长寿的主要因素。老人爱吃肉,在家庭条件好转后,肉类是老人的主菜谱。而儿女孝顺,家庭和睦,老人始终保持着舒畅的心情,才是老人长寿的根本所在。老人现在虽然102岁了,但身体状况良好,生活起居基本完全自理。
图为老寿星近照
(记者 翟文卫 摄影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