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成立六十周年巡礼
六十年风雨沧桑,
六十年艰辛历练,
六十年不懈追求,
从1949年5月至今,淮南公安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光辉历程!
这是几代淮南公安人共同奋斗的历程,这是一段伴随共和国成长、壮大的发展历程,这是一段凝聚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的历程!六十年来,淮南公安人始终以忠诚为警魂,以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己任,谱写出感天动地的绚丽篇章!
淮南公安诞生于新中国即将成立、淮南建市之初,她的前身是1949年5月成立的淮南矿区人民政府公安局,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历史发展变革和整编改造,几易其名,1975年正式更名为淮南市公安局。
建局之初,淮南公安全力投入肃特、剿匪、镇反,巩固了新生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初期,许多公安先辈舍生忘死,保卫了新中国的建设成果;十年动乱,淮南公安在曲折中前行;改革开放之后,淮南公安全身心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中。
从1983年严打、1999年追逃,到进入新世纪“打黑除恶”、“侦破命案”;从“大接访”、“大练兵”、“大走访”,到“三基”工程、“三项建设”,从奥运火炬在淮传递、历届中国豆腐文化节等安保,到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抗击冰雪灾害,处处留下了公安民警令人难忘的场面……
无论是陈列室里那一枚小小的军功章,还是一件件褪色的警服,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她饱含着的历史的光芒,每一块奖牌、每一份荣誉都凝聚着几代人的汗水、泪水和心血,折射的是淮南公安对党和人民、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忠诚!
成立之初,淮南公安仅仅只有31人,办公条件简陋,设备落后,通信不畅、交通不便,伴随着伟大祖国的发展腾飞、阔步前进,淮南公安从建局之初的一个农家小圩、31人的队伍,到今天的11个分县局、42个直属部门、129个科所队、3000之众的一支劲旅。宽敞的办公大院,现代化的办公条件,先进的指挥和通信系统,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警务模式,崭新的精神面貌和形象,无不昭示着时代的变迁,折射着共和国的富强。
一个个无房派出所彻底告别“陋室”的历史,一个个民警利用电脑网上作战,一套套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单警装备,一辆辆巡逻车在马路上川流不息……今日的淮南公安已是今非昔比!
从手摇电话到互联网,如今的淮南公安已形成全新的工作模式,户籍管理、刑事侦查、执法办案等基本实现了信息工作流程,警务机制创新实现了质的飞跃和转变;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淮南公安逐步构建“街面、社区、单位、农村、技防和阵地控制”六张防控网,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科学合理的治安防控体系;自1997年110报警服务台建立以来,已接受群众报警达1930390起,处置了大量危、急、险、难等重要警情,在治安防范、打击犯罪、服务群众、保障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淮南公安不仅体制在变,面貌在变,民警的思想素质也在变。市公安局坚持政治建警、素质强警、从严治警、以人为本和从优待警的有机结合,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实干事成”的良好政治生态,使淮南公安队伍建设得到了全方位加强,队伍素质得到了全方位提高,队伍形象和面貌得到了全方位提升。
尤其是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淮南、构建和谐淮南”,以争创全省领先、全国一流为目标,以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为中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持续呈现出“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党委政府满意、人民群众满意、基层民警满意”的喜人局面,2007年度绩效考评,淮南公安取得了全省第二的历史最好成绩,政风评议位次连年提升,2008年已进入全市第一方阵。目标管理和绩效考评连年进步,2008年已进入全市优秀等次;群众安全感指数和群众满意度连续三年提升,2008年分别达到95%、95%,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如今,淮南公安侦破案件的经验被国家有关部门作为经典案例写入教材,淮南公安先进的工作方法多次被部、厅推广,淮南公安的工作业绩多次被中央主流媒体广为宣传,受到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褒奖,赢得人民群众满意。
时代的风雨铸就了金盾的辉煌!六十年弹指一挥间,翻过历史,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未来任重道远,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淮南公安人正秉承着“赤胆忠诚、团结和谐、坚毅果敢、务实创新、勇争一流”的淮南公安精神,昂首阔步迈向新征程,再创新辉煌!
(记者 柏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