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护航“蓝色动能”加速出海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护航“蓝色动能”加速出海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1/5 9:11:2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近日,阳光水面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批货值超230万元的太阳能浮体产品,经淮南海关查验后抵达台湾。

这批“水上光能使者”,是科技的结晶,也是安徽“新三样”出口浪潮中的一抹亮色。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出口“新三样”产品634亿元,同比增长71.9%。在淮南,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表现也十分抢眼,出口额突破2655万元,同比增长1.6倍;仅9月,出口额同比激增5.7倍。

国家政策多维发力,极大激发企业光伏投资热情,水面光伏具有“不占地、利用水”的独特优势,在“双碳”目标的时代浪潮下,一片片湛蓝的水面光伏板,正成为皖产绿色科技出海的闪亮名片。

“我们专注水面光伏,核心优势在于全产业链协同与持续技术创新。”阳光水面光伏公司生产车间内,公司负责人指着下线的浮体产品介绍,“我们研发的高分子复合材料浮体,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抗腐蚀、浮力强,已通过多项国际认证,能适应水库、近海等多种复杂环境。”

然而,在出口过程中,水面光伏产品体积大、运输严、时效紧,如何让这些“蓝色动能”安全、高效地走出国门?淮南海关以一次次“看不见”的服务升级给出了答案。

“我们主动靠前服务,应用RCEP原产地证书‘云签发’、检验检疫电子证书‘自助打印’等新模式,整体通关时效提升30%以上。”淮南海关查验科负责人介绍。除此之外,“一企一策”监管方案精准对接企业需求,“7×24小时预约检验”“抵港直装+即检即放”等便利措施同步实施,确保通关“零延时”。

走进阳光水面光伏的生产车间,数十台大型吹塑、注塑设备正高效运转。机械臂上下翻飞,一块块浮体如流水般下线,即将被运往世界各地。在查验现场,海关关员的身影穿梭于货柜与流水线之间。他们不仅是监管者,更是护航人,在他们的精密护航下,淮产绿色新质生产力正跨越山海,在全球水域中熠熠生辉。

“水面漂浮光伏电站利用闲置水面发电,不占用土地资源,能有效缓解土地开发压力,尤其适合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阳光水面光伏公司负责人介绍,海关工作人员一次次来到公司、深入车间,以专业高效的监管服务为这片“蓝色动能”的安全出海清障护航,如今,他们的产品已出口至东南亚、欧洲等多地。

近年来,我市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在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下,一批以阳光水面光伏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正依托持续的技术迭代与品质升级,不断增强产业链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向着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加速转型,“新三样”产业实现迅速崛起。而地方政府与海关的协同发力,更为企业注入了强心剂。

“我们正以培育外贸新质生产力为导向,持续深化智慧海关建设。未来,我们将靶向发力,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以更精准的监管和更高效的服务,护航‘新三样’产品畅行全球,让高效通关、顺利出海成为淮南外贸的‘好风景’和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淮南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记者 吴巍 通讯员 陈迪)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