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村道蜿蜒向前,两旁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在绿树掩映下显得格外宁静,不远处,清澈的沟塘水波微澜。这幅生机盎然的景象,正是凤台县桂集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构建“领导小组+划片包干+实地指导”工作体系,压实“责任链”,全域动员,合力持续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加快“全域美”进程,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人居环境整治不是某个部门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全域动员,形成合力。我们首先从构建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入手。”桂集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镇及时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双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住建、环卫、为民服务中心等6个关键部门及全镇18个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人居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这张覆盖镇村两级的“组织网”,为整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桂集镇立足镇情实际,统筹制定了《桂集镇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明确“清理乱堆乱放、整治黑臭水体、提升村容村貌”三大重点任务,并详细列出了具体的工作清单,将每一项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的单位和责任人,杜绝了以往可能存在的“推诿扯皮”“责任悬空”现象。同时,桂集镇各镇、村(社区)围绕“全域美颜”目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动员农村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加入乡村环境整治队伍,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为广大村民积极参与乡村环境整治发挥示范作用。
如何将责任压力精准传导到“神经末梢”,确保整治工作无死角、全覆盖?桂集镇探索出的答案是:全面推行“网格化”包片管理体系。“‘网格化’的核心就是责任到人,我们建立了‘镇级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片、片干部包网格、党员志愿者包农户’的四级责任管理体系,真正做到‘片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负其责’。”
全镇辖区被科学划分为4个责任片区,由镇领导班子成员牵头负责。其中,镇党委书记率先带头包联任务较重的桂集社区和中郢街道片区,集中组织干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清一改”行动——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仅半个多月时间,在该片区的集中整治行动中,就清理清运各类积存垃圾10余吨,依法整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15处,片区的环境面貌实现了“焕然一新”。这种以点带面、层层压实责任的“网格化”管理,确保了整治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动手美家园”的良好局面。
为避免“一阵风”式整治,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桂集镇同步构建了强有力的督导检查机制。该镇组建了2个由镇纪委监委、党政办公室牵头,抽调相关业务骨干组成的环境整治指导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进行“点穴式”指导。“我们要看到最真实的情况,发现最实际的问题。比如垃圾是否日产日清?污水处理设备是否正常?有没有乱搭乱建的问题?这些都是检查的重点。”一位指导组成员介绍道。针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或责任人,启动约谈问责程序,促进责任落实。截至目前,指导组已现场指导11次,发现垃圾清运不及时、污水乱排等问题7个,下达整改通知书8份,对整改滞后的3个村进行批评,推动问题整改率达98%以上。
人居环境提升非一日之功,关键在于建立常态长效的管护机制,实现从“集中整治”到“日常维护”的转变。未来,桂集镇将以打造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为着力点,常态化整治提升全域环境,创造村民生活舒适、邻里和谐的幸福家园,在广袤的田野乡间奋力绘就一幅“全域美”的崭新画卷,为和美乡村建设提“颜”增“质”。记者 梁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