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普法“三部曲”,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普法“三部曲”,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9/17 10:42:3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近日,凤台县城关镇中山社区的“议事亭”里,几位居民正和社区干部、法律顾问围坐一堂,围绕近期常见的电信诈骗等问题进行咨询和辩论。用“方言土语”讲案例,用“身边事儿”释法律,如今在凤台县各个社区和村庄已成为常态。
     今年以来,该县聚焦群众法治需求,创新实施“筑基、赋能、惠民”普法依法治理“三部曲”,推动法治精神深入人心、法治实践落地生根,为全县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基石。
     筑基曲:硬件软件双提升,法治触角延伸基层
     凤台县坚持“硬件”“软件”同步提升,夯实法治建设基础。在硬件方面,该县巧妙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现有资源,着力打造“15分钟法治文化圈”。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法治文化广场12个、法治书屋215个,并打造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民法典主题步道。这些设施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轻松接触法治知识,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文化熏陶。
     软件建设方面,该县组建了“普法讲师团+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三支队伍,广泛吸纳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业力量参与。全县培育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341名,成为基层法治建设的生力军。
     这些队伍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确保法治宣传“有人讲、讲得清”,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
     赋能曲:精准普法场景化,法治精神融入生活
     针对不同群体法治需求的差异,凤台县开展精准普法工作,将法治教育融入具体场景。对于企业,县里开展“法治护航助企行”活动,专业人员为企业解读劳动合同、知识产权等法律知识,提供专业的“法治体检”服务。
     聚焦青少年成长,该县定制了《未成年人法治图册》,通过模拟法庭、法治副校长进校园等形式,让法治教育覆盖全县中小学生。生动活泼的普法方式,极大地增强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在基层治理中,县里将普法融入矛盾调解、村务公开等日常工作。在化解邻里纠纷、处理征地拆迁等复杂问题时,工作人员采用“以案释法”的方式,引导群众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习惯。
     惠民曲:服务实践相结合,法治成果全民共享
     该县始终坚持用“法治实效”检验工作成效,积极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这些法律顾问每月驻村坐班,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便捷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法律帮助。
     县里还设立了“法治信访窗口”,引导群众通过法定程序表达诉求,推动信访事项依法化解。这种方式既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又规范了信访秩序,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该县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目前已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13个、市级90个。这些示范点以点带面,有效推动了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整体提升。(记者 张昌涛 通讯员 金 翼)
(责编:周伟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