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用爱育心,点亮乡村教育之光——记凤台县尚塘镇中心学校教师刘丽丽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用爱育心,点亮乡村教育之光——记凤台县尚塘镇中心学校教师刘丽丽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9/17 9:23:3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距离凤台县城较偏远的尚塘镇,有一所位于四县交界的乡村学校——尚塘镇中心学校。这里,有一位坚守讲台十一载的女教师,她用爱与责任照亮了一批又一批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她,就是刘丽丽。
以爱育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2014年,刘丽丽走上教师岗位,来到凤台县尚塘镇投身乡村教育。十一年来,她始终坚守教学一线,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新时代乡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在尚塘镇中心学校开办寄宿制的第一个学期,9名从私立学校转来的学生插班进入她所带的四年级。这些孩子基础薄弱,有的甚至识字困难。第一次学情检测,9人中只有1人勉强及格,最低分只有8分。
     看着试卷上刺眼的分数,刘丽丽哭了。但她没有放弃,而是迅速制定帮扶计划:利用课余时间逐个辅导、组织班级小组互助、设置“进步积分奖励”、公开表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她用耐心和智慧,一点点唤醒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期末检测时,全班46名学生全部及格。那个曾经只考8分的孩子,毕业时平均分达到72分。她在送给刘老师的卡片上写道:“感谢您给我送来知识的光,这束光将照亮我的人生。”
     爱岗敬业,拄着拐杖坚守讲台
     刘丽丽坚守初心使命,在日常工作中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近六年,每年师德考核和年度考核,她均为优秀等次。
     2022年1月下旬,刘丽丽的右腿严重受伤,医生要求其卧床静养一个月,学校领导也建议她在家休息。但2月16日开学第一天,她却准时上班,因为她放心不下班里的40多名孩子。从宿舍到教室虽然只有短短的200米路程,她拄着拐杖每走一步都是钻心的疼痛。上课时,她的右腿只能平放在板凳上。由于没遵医嘱,她腿部伤势再次加重,医生和学校领导都建议她休息,但她却执意坚持,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刘丽丽说:“我放不下孩子们,他们需要我。”
     这一年,刘丽丽用拐杖丈量着宿舍到教室的距离,更丈量了她对教育事业挚爱的深度。
     关爱学生,她是孩子们的“刘妈妈”
     作为乡村教师,刘丽丽深知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她用无私大爱呵护着留守儿童身心健康。
     2021年4月初,学生月月因先天性脊柱侧弯压迫神经需要手术。术前,月月的爷爷很担心孩子的健康和耽误的功课,月月也有术前焦躁、紧张情绪。刘丽丽利用手机微信视频每天晚上给月月补课,还组织班级里的孩子们给她录了视频,鼓励她坚强面对手术,早日回到学校上课。术后,月月还要卧床三个月,刘丽丽就给月月上“网课”,有时还送教上门。在她的帮助下,月月成绩没有落下。月月的爷爷感动地说:“刘老师比亲人还亲。”
精研业务,引领团队共同成长
    刘丽丽不仅是教学能手,更是教研先锋。2023年,她主讲的语文课例获市级一等奖,并入选安徽省基础教育精品课。她牵头完成的“信息技术2.0”案例被评为省级典型案例,推动建立“一校两点三研四评”教研模式,有效提升了乡村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作为学校教务主任,她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指导多名青年教师在市级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在她的带领下,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近年来,刘丽丽先后荣获凤台好人、凤台县优秀共产党员、淮南市优秀教师、淮南市优秀乡村教师宣讲员等多项荣誉,并获评“省基础教育精品课”“省信息技术2.0典型案例”“省普通话辅导员”等省级奖项。这些荣誉背后,是她日复一日的付出与坚守。刘丽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播种希望、点亮心灵。而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乡村学生的成长之路。
(责编:周伟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