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文明润乡村 环境焕新颜 产业拓富路——记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潘集区古沟回族乡太平村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文明润乡村 环境焕新颜 产业拓富路——记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潘集区古沟回族乡太平村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9/16 9:16:0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初秋时节,漫步潘集区古沟回族乡太平村,道路两旁整齐延伸的白墙上,一幅幅色彩亮丽、主题鲜明的文明新风尚宣传画点缀其间。行人走过,仿佛置身温馨和谐的文明长廊。
     作为古沟回族乡唯一的回族聚居村,太平村紧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文明新风培育为灵魂、人居环境整治为基石、特色产业发展为引擎,奏响了回汉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激昂乐章。如今,这座村庄实现了“颜值”与“气质”的双提升,呈现出“风景处处有、文明处处见”的新气象,为民族聚居地的振兴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深化文明实践,涵养文明乡风新风尚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太平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对获奖家庭给予物质和精神鼓励,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每月开展的“道德讲堂”,邀请村里的“好婆婆”“好媳妇”和致富带头人分享故事,用身边人、身边事感染群众、教育群众。
     由党员、乡贤、志愿者组成的“文明志愿服务队”活跃在村庄各个角落。春耕时节,他们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家庭播种;秋收时,他们义务为困难群众抢收粮食。依托“琴促民风”妇联执委工作室,倡导移风易俗,将大操大办改为简约温馨的仪式,既减轻了村民负担,又弘扬了勤俭节约的新风尚。如今的太平村,回汉群众亲如一家,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交织成最美的底色。
     狠抓环境整治,绘就生态宜居新图景
     人居环境整治事关群众福祉,事关和美乡村建设。太平村成立由村“两委”牵头、党员干部包片的人居环境整治专班,锚定“三清三拆三整治”目标,邀请专业团队依据村庄独特的地形地貌、建筑肌理与生态资源,量身定制兼具实用性与前瞻性的规划方案。
     蓝图落地之处,处处迸发活力。12间摇摇欲坠的危旧房屋被拆除,腾出的空间孕育着未来的新规划;56处乱堆乱放点位被重新规整,农具、柴垛排列井然有序。“厕所革命”让村民生活焕然一新,192户无害化卫生户厕与11座公共厕所拔地而起,智能冲水、通风除臭一应俱全,彻底改写了农村厕所“脏乱差”的历史。同时,将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党员带头认领环境责任区,村民参与河道清扫、庭院整理可获积分,凭积分可在“积分超市”兑换物资。如今,全村超200户群众积极参与,昔日被动整治变为共建共享,共同建设和美乡村。
      培育特色产业,激活强村富民新动能
     产业旺,乡村兴。太平村依托环境整治后的生态优势与回族特色养殖传统,探索出“党建引领+生态养殖”的黄牛产业发展新路径。扶持全国人大代表刘琴领办的淮南市琴宏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党员示范户+农户”模式,以养牛大户带小户,由党员养殖户带头开展黄牛养殖,传授青贮饲料制作、疫病防治等技术,带动全村80余户村民参与养殖,2024年全村黄牛出栏达3000头,村内多户养牛人走上致富路。
     为拓展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由村委会牵头推动养牛户与电商平台合作,推出真空包装牛肉、牛肉干等特色产品,通过直播带货销往全国各地。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9万元,特色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0%,村民人均增收超8000元。
以文明浸润涵养新风尚,以环境蝶变促产业兴旺,太平村以文明新风培育、人居环境整治、特色产业发展的协同发力,绘就了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记者 朱庆磊)
(责编:周伟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