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第9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韦润生
以青春热血为生命“续航”
从校园志愿者到生命接力者,从勤工助学学子到创业新人,淮南职业技术学院2025届毕业生韦润生始终秉持“微光虽小,终成星河”的信念,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谱写出动人的青春乐章。9月5日,他在安徽省立医院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淮南市第93例捐献者。
初心萌芽:爱与善的种子悄悄生长
2004年,韦润生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沐浴在爱的暖阳下,他的童年记忆里早早刻下了母亲身为红十字志愿者的身影。母亲始终投身于志愿服务的行列,她将助人为乐的故事娓娓道来,以身作则地传递着“心怀仁爱,遇难相帮”的家风古训。这颗慈善的种子,早在他的心田悄然播下。
2022年9月,刚满18岁的韦润生踏入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校门。开学伊始,他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校爱心协会和学生会志愿者部,开启了践行公益、锻炼自我的旅程。
入学一个月后,市红十字会在学校开展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与采集活动,韦润生与其他志愿者共同负责活动的宣传与服务。两天内,通过韦润生和伙伴的努力,全校共有474人参与献血,包括他在内的46人留取造血干细胞血样,成为该校首批入库志愿者。他未曾想到,正是这次活动,让他与一个陌生孩子的生命紧密相连。
2025年7月初,刚毕业的韦润生接到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征询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短暂的惊喜之后,他没有犹豫,坚定地回答:“我愿意!”
爱心续航:在志愿服务中传递温暖
对韦润生而言,公益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持续不断的坚守。从大一加入志愿者组织,到大二担任院学生会志愿者部部长,他不断汇聚更多善意,将爱的能量传递得更远。
他组织志愿者前往学校周边的养老机构服务老人,走进红雨伞特教中心陪伴“星星的孩子”,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带队清理社区,在疫情防控期间坚守校园服务一线;在全国煤矿救援大赛中,他与志愿者团队提前一个半月训练,为来自全国的参赛队伍提供周到服务。这些活动的策划与执行不断锤炼着他,也坚定了他持续奉献的信念。
在班级里,韦润生是大家公认的“热心肠”。他尽力帮助经济困难的同学。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这些同学学业一时跟不上,生活上也不太适应,韦润生经常去他们宿舍辅导功课、聊天交流,让远离家乡的同学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奋斗成长:用实践书写青春答卷
韦润生的担当与奋进不仅体现在公益领域,也贯穿着他的求学与创业之路。来自农村的他很早就学会了吃苦耐劳与敢于拼搏。高中时父母外出务工,他和姐姐留守读书。为减轻家庭负担,高二那年他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卖球鞋创业,一步步积攒经验和资金,不仅自己挣得了生活费,也更坚定了“奋斗才能改变人生”的信念。
进入大学后,他延续这股干劲,注重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边学习边探索创业路径。通过努力,大二时他获得校级奖学金,大三时被评为学院“三好学生”。当选校勤工俭学社团负责人后,他积极为困难学生争取兼职机会,从餐饮、通讯服务到活动搭建、家教宣传……他不辞劳苦,四处对接商家,搭建起联结校园与社会的实践桥梁。
2025年6月,刚刚毕业的韦润生依托在校积累的技术、管理经验和人脉资源,创办了一家网络科技公司,招聘的员工多为做兼职的学弟学妹。“虽然很辛苦,但每一天都充实不虚度。”说出这句话时,这位21岁的创业者脸上写满了坚定。
9月5日,随着采集分离机的缓缓运转,韦润生捐献的30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一点点汇集——这袋“生命的种子”将空运至千里之外的南方,为一名素未谋面的孩子重启新生。
(记者 李严)
(图片由市红十字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