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时,当整座城市渐入梦乡,位于十涧湖西路上的“小薛牛肉汤”却正迎来它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这家开了30多年的老店,每日从凌晨1时营业到上午10时,用一碗碗滚烫鲜香的牛肉汤,温暖了无数夜归人的胃和心,成为这座城市最具温情的“深夜食堂”。
30年坚守,传承舌尖上的淮南味
近日凌晨,记者循着夜色探访这家小店。不大的两间店面,一间是烟火缭绕的操作间,一间是摆放着几张简易桌子的用餐区。尽管已是深夜,这里却座无虚席,桌旁坐着刚下夜班的工人、熬夜加班的上班族、代驾司机,甚至还有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店外,食客们自觉地排着长队,等待着那一碗让人念念不忘的牛肉汤。
“我们这汤都是用牛大骨每天现熬,牛肉也是每天现煮。”今年50多岁的店主老薛一边熟练地搅着汤一边说道。为了这锅汤,他从下午就开始准备:先把牛肉泡上,等到晚上11时30分开火煮肉,数十年如一日。老薛十几岁时就跟着父亲学艺,后来自己独立开了这家牛肉汤店,一开就是30多年。
一锅好汤,32勺盐,是手艺更是匠心
走进操作间,只见一口直径约一米的大锅里,几百斤大块的牛肉正在锅内翻滚,阵阵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舀起浮沫,放入辣椒油后,这锅汤就到了最后环节。老薛手持勺子,舀起一勺盐倒入锅内,一勺、两勺、三勺……整整32勺盐,这也是多年的经验使然。趁着汤即将煮开之时,老薛开始准备烫制,根据顾客需要,他分别将粉丝、千张、牛肉片等抓入碗中,接着递给旁边的工人,将这些倒进大漏勺里,在煮开的汤锅中快速烫熟,倒入碗中,加上一勺汤,再撒上香菜、葱花,一碗地道的淮南牛肉汤就做好了。
“每天熬两锅汤,卖一千多碗。从凌晨1时开始营业,到早上9时左右就基本卖完了。”老薛回忆,最早开这家店是在矿门口,为了方便矿工下班吃饭。从最初的1元钱一碗,到现在的8元钱一碗,30多年来,价格虽然有所上涨,但老薛始终坚持不添加任何香精和骨粉,原汤原味,牛肉都是新鲜宰杀的优质黄牛肉,而且牛肉量始终比别家多。
“深夜食堂”,温暖一座城
寒来暑往,几十年过去,“小薛”变成了“老薛”,但那烫牛肉汤的手法却愈发熟练。这家小店不仅温暖着食客的胃,更见证着这座城市的百态人生。
“下了夜班来碗热汤,整个人都舒坦了。”一位刚下班的老师傅喝着汤说道。邻桌的几位代驾司机边吃边交流着当晚的接单情况。“有时候凌晨接完最后一单,不来这儿喝碗汤,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一位司机笑着说。
“我们在社交平台上看很多人推荐这家店,特地来打卡的。”有一位小伙子告诉记者,他已经来过好几次了,这家汤喝完口不干,不齁嗓子。更有一对寿县夫妻,每天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开车来到这里喝一碗汤后,再回家休息。
历史悠久,一碗汤里见文化
淮南牛肉汤的历史可追溯至汉代,作为淮南地区的传统名小吃,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牛肉汤已经成为淮南这座城市的一张美食名片。
老薛的牛肉汤店,正是这种传统美食文化的一个缩影。在这里,不仅能够品尝到地道的淮南味道,更能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氛围。每一碗汤里,都盛满了老薛对传统制作工艺的坚守,对食材品质的执着,以及对每一位食客的真诚。
凌晨3时,店里的客人换了一拨又一拨,但老薛依然在锅前忙碌着。他说:“只要还有人需要,我这口锅就会一直热下去。”
(记者 李严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