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熊学真:焦岗湖畔的英雄赞歌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熊学真:焦岗湖畔的英雄赞歌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9/1 9:20:4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焦岗湖不仅是风景胜地,更是红色热土。20世纪初期的焦岗湖畔,风云变幻,革命浪潮汹涌澎湃,无数仁人志士把生命和热血融进他们深爱的热土。这里诞生了一位名叫熊学真的革命志士,他以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仰,在神州大地书写了一段悲壮的革命史诗。

思想觉醒:从农家子弟到军旅生涯

熊学真(1885—1944),号西贤,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实验区夏集镇朱岗村人。熊学真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少时家贫,很早就跟随父母从事田间劳作,这养成了他吃苦耐劳和坚韧不屈的品格。

熊学真常在劳动间隙聆听人们议论国家大事和社会形势。国家颓败和民族危亡的状况深深刺痛他的心,他觉得耕田种地永远不能改变这种落后局面,便和父母商量想出去闯荡,立志没有作为就不回来见父老乡亲。后在一位北洋军老乡的引荐下,熊学真来到山西大同,在陈仪部下当了一名士兵,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由于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他在十几年间不断得到提拔。这期间,受到孙中山革命党人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熊学真豁然开朗,看到社会转型的希望,思想上不断发生变化,逐步接受了革命党人提出的推翻满清封建统治、实现民主共和的政治主张。辛亥革命后,他积极拥护南北议和,反对军阀割据混战,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投身革命:从普通战士到抗日名将

熊学真在三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走完了从普通战士到抗日将领的壮丽人生。他慷慨陈词地勉励士兵们说:“抗日救国,英勇杀敌,是我们军人的天职。我们没有退路!”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全国军民掀起了抗日救国的热潮。熊学真在家乡朱岗村收到原东北军军长、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于学忠的亲笔信。于学忠在信中邀请他参加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他毅然答应,并从家乡动员了一批热血青壮年和一些军需物资,赶到驻守山东海防的于学忠部队驻地。熊学真受任于危难之际,被任命为第三集团军某师副师长。之后,他率部先后参加了津浦路南段战役、淮河战役、台儿庄战役及武汉保卫战,每战必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屡立战功,给日寇以沉重打击。在之后的多年时间里,熊学真所部转战鲁、豫、皖等地,并多次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合作抗日,建立密切关系,创下了国共合作、同仇敌忾抗日的佳话。

坚定信仰:从孤胆英雄到英勇就义

熊学真靠着坚定的信仰和无畏的勇气,在战争中迅速成长。战争铸就了他威武不屈的坚强性格和坚实脊梁,他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抗战、依靠人民,才能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

1944年秋冬时节,熊学真部坚守在皖西北抗日前线。他认识到,只有唤醒民众的力量,心系国家,行动为民,才能实现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为说服亳州伪军大队长孙学斋投诚反正,在先前已对孙开展争取工作的基础上,熊学真又奉命只身进入敌营,对孙学斋做进一步说服工作。不料反复无常的孙学斋表面应允却内藏奸诈,竟在熊学真返回驻地的途中设下埋伏。在经过英勇抵抗后,终因孤军无援,熊学真不幸中弹,壮烈殉国,时年59岁。在抗日战争中,熊学真英勇杀敌、忠心报国的斗志,敢于担当、血染沙场的精神,永远值得淮南人民怀念。

回望岁月,读懂一段历史,铭记一段记忆。如今,抗战胜利已八十周年,战火已逝,浩气长存。在焦岗湖畔的毛集实验区地方党史纪念馆内,熊学真抗日战场扬军威的故事被广泛传颂。

(徐瑞成)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