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丈量山河暖 星火燃梦助振兴
淮南联合大学深化暑期“三下乡”实践,上好时代“大思政课”
(记者 廖凌云)“乡”约一夏 ,遇“践”青春。为推动“行走的思政课”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时代成就、锤炼过硬本领,淮南联合大学共青团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精心组织开展了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校共组建18支团队,其中校级重点团队5支,覆盖三百余名师生,深入乡村、社区、革命旧址、企业园区等地,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与调研活动。
各学院实践团队立足专业特色,聚焦红色教育、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教育帮扶、科技科普、生态保护等主题,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管理学院“楚水财播”团队走进寿县,结合楚文化与红色历史,开展非遗调研与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的实践探索;制药与材料学院“凝豆心,筑乡梦”团队深入寿县八公山乡大泉村,聚焦豆腐的传统工艺与现代食品安全,提出产业优化建议;智能制造学院“探韵淮南”团队在大通区九龙岗镇王楼村开展环保行动与旅游规划,为乡村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信息工程学院“淮畔青耘”团队利用数字技术绘制寿县古城电子地图,推动文旅融合;建筑与艺术学院“彩韵创行”团队以墙绘艺术美化乡村环境;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多个团队开展推普支教、花鼓灯非遗研学、漆扇传薪等文化活动,助力文化传承与社区服务;医学院多支服务队走进社区与乡村,开展健康讲座、急救培训、义诊推拿等活动,彰显医者仁心与社会担当。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同学们在基层一线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服务社会中深化了对国情、社情、民情的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下一步,淮南联合大学将继续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引导青年学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