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感谢医院,感谢胡教授!”近日,在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此前在这里接受微创植入人工双耳蜗手术的两岁男孩同同(化名),迎来了人工耳蜗的正式开机。随着听力师专业细致地激活人工双耳蜗电极,同同首次清晰地聆听到这个世界的声音,他的母亲激动地表达了感激之情。
据悉,人工双耳蜗曾因单套设备价格高达20万至30万元,令许多患者望而却步。2025年国家集采政策全面落地后,通过集中采购,人工双耳蜗单价降幅超70%-80%,部分地区叠加医保报销后患者自付比例显著降低。集采政策与技术创新,正将这一“高端治疗”转变为“普惠医疗”,助力听障者重获新“声”。
作为耳蜗集采后全市首例独立完成微创人工双耳蜗植入手术的单位,该院组建了由耳鼻咽喉科胡金旺主任带领的专家团队,已完成多例人工耳蜗微创植入。同同是该院实施集采后医保首例人工双耳蜗植入术患者。同同人工双耳蜗的正式开机,也标志着该院微创人工耳蜗技术步入省内前列。
“开机只是第一步。”胡金旺主任表示,术后1年内,人工双耳蜗需定期多次调试,优化听觉效果,核心调试通常在术后3个月内完成,未来1—2年持续优化参数。对于同同,术后康复是他重建听觉的关键。他需要从基础声波感知开始学习,通过长期、系统的言语康复训练,逐步达到正常交流水平。
当同同努力模仿着康复师口型发出声音时,这稚嫩的声音,正是该院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事业拔节生长的写照。该院将继续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应用,关爱残疾人群体,积极履行社会公益责任,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更高水平的诊疗技术。
(记者 何婷婷 通讯员 王雅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