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精准发力办实事 暖心服务惠民生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精准发力办实事 暖心服务惠民生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7/7 9:01:3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精准发力办实事 暖心服务惠民生
——谢家集区“三聚焦”推动“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

“以前办生育证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只要到社区服务大厅一次就办完了,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在谢家集区蔡家岗街道新华社区,顺利办理了生育证的王女士对高效“为群众办实事”赞不绝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谢家集区委社会工作部始终把群众满意度作为社区工作的“晴雨表”和“试金石”,聚焦“办事难点”“民生痛点”和“群众期盼”,坚持从群众根本利益出发,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办事难点”,让“烦心事”变“顺心事”

“以前办事总怕材料带不全,现在有了这份指南,需要啥写得明明白白。”为破解群众“办事难、多头跑”问题,新华社区从流程优化入手,全面梳理社保、计生、民政等高频服务事项,编制标准化办事指南,明确材料清单、办理条件及办理时限,让群众“一看就懂、一办就成”。

在此基础上,该区推行“一厅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将分散的窗口整合为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多事联办”。居民办理退休认证时,可同步完成医保缴费核对;办理居住证时,能顺带申请廉租房补贴,平均办事时间缩短近一半。

为让服务更“智能”,谢家集区还积极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引导居民使用“皖事通”APP办理业务。如今,医保缴费、社保查询、生育证申领等服务均可“掌上办”,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聚焦“民生痛点”,让“揪心事”变“暖心事”

“小区改造后,楼道亮了、路面平了,住着更舒心了。”说起老旧小区改造,居民张阿姨满脸笑意。

为找准群众“愁事”根源,谢家集区组建“网格员+党员志愿者”走访队,每周下沉楼栋、入户走访,同时通过12345热线、社区议事厅、网格微信群等渠道,收集群众诉求,形成动态更新的“民生问题清单”。

针对清单上的问题,该区实行“分类处置”,针对群众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特别是涉及基本生活保障的民生急事优先处理,简单咨询类问题实时回复,一般性事项3个工作日办结、复杂事项设定办结时限逐步有序推进。

“一事一策”成为社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面对老旧小区改造中的业主意见分歧,谢家集区组织“居民、物业、施工方”三方议事会,通过“现场勘查+投票表决”制定方案。针对留守老人看病难,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家庭医生签约+定期上门”服务等。

聚焦“群众期盼”,让“愿望单”变“成绩单”

“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排水问题。”汛期来临前,针对居民反映的低洼地积水问题,新华社区仅用3天就完成排水管道疏通,赢得居民的一致点赞。

为高效回应群众期盼,谢家集区构建“即时受理、快速处置”机制,紧急事项简化办事流程,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确保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置。该区还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群定期通报事项办理进展,办结后电话回访征求意见。对群众不满意的事项,启动“二次办理”程序,直至群众认可,真正把群众的“盼头”变成了“甜头”。

(记者 苏 强 通讯员 张珊珊)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