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区急诊医学中心接到120指挥中心电话,将有一名34岁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紧急送来救治。医院南区急危重症诊疗中心立即启动ECPR快速反应小组,提前准备ECMO。
15分钟后患者到院,在该院急危重症团队持续高质量心肺复苏下行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医院ECMO团队开通静脉引流管及动脉灌注管,20分钟内完成ECMO转流,患者心律恢复,在ECMO支持下转入ICU进一步脑复苏治疗。
此次ECMO辅助下体外心肺复苏(ECPR)是该院在整合急诊医学科及重症医学科成立急危重症诊疗中心后开展的全市首例体外心肺复苏(ECPR),标志着该院步入省内急诊重症支持技术第一梯队。
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急诊医学等6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的通知》要求,在完善“五大中心”急救大平台建设基础上,深度融合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120急救站,打造急危重症治疗区域中心。该中心由院前急救、预检分诊、急诊门诊、抢救复苏室、急诊手术室、亚重症病房、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重症监护室(ICU)等多个部门相辅相成,形成救治闭环,充分发挥公立医院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在重大医疗救治、多学科诊治中的作用。同时,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通过对急诊医学科及重症医学科人员融合,实现急救规范化、急诊重症化、急救体系完善化,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一站式无中转急救医疗服务,确保危重症患者救治的连贯性,减少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形成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诊重症监护或重症监护室→急诊亚重症病房的“全链条急救闭环”管理,提升了腹痛中心、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中心多学科的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的诊治能力,降低了死亡率。
(记者 何婷婷 通讯员 王雅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