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消极空间”蝶变“金边银角” 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消极空间”蝶变“金边银角” 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5/22 9:09:2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近年来,我市依托城市更新计划,坚持要素保障、环境治理、安全提升“三位一体”,推动城市“消极空间”向“金边银角”转变,持续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如今,“内外兼修”的交通基础设施框架日趋完备,城市宜居品质不断提升。

统筹涉路项目。实施要素保障、规划引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耕地保护、生态修复统筹协作、“校地”联合规划审查机制,结合公路、铁路连接条件,编制港口码头、物流园区、综合驿站专项规划,打造以高速高铁为动脉、国省干线为骨架、县乡公路为支线,干支结合、水陆并进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目前,“上图入库”交通项目113个,总里程达10112公里。2025年计划新开工楚都大道等32个项目,续建淮南淮河大桥等49个项目,同时储备S20长丰至固始高速公路淮南段等44个项目。

整理涉路空间。结合“批、储、供、用”图斑,打通高压走廊、建筑退让、水系与开放空间的隔阻,重塑“蓝绿空间”。通过增加公交路权,保障步行和骑行空间,形成以休闲游憩为主的独立绿道体系。将沿街建筑风貌、景观设计、街道智慧设施等要求纳入规划管控,实施道路、管线和环境一体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和投运,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占比提升至8%。1-4月,挖掘全市“边角地”改扩建停车场17个,提供泊位2605个,打造口袋公园15个,摸排田家庵主干道沿线闲置存量土地435.15亩,设置临时停车场19处。

强化涉路安全。编制《城市地下管网管廊及设施建设改造实施方案》,聚焦污水收集、排水防涝、供水漏损治理、气热供给等六大领域,统筹已编制的专项、详细规划,实施水电气管沟“随路先建”,完成洞化截洪沟等6条城市水系治理项目,畅通城市排水泄洪通道40.2公里,新增雨水管网135公里;基本构建以城市燃气、供水、桥梁、排水防涝为重点,覆盖主城区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主框架,实现对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的实时感知、全程监测、预测预警。开展排涝泵站双电源改造工作,将电力设施保护区内林木种植纳入林业规划﹑执法﹑管理范围,协同属地政府及市政建设、绿化园林部门落实相关清障工作。

(记者 周莹莹)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