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我市做好“水文章”激活“鱼经济”加快渔业高质量发展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我市做好“水文章”激活“鱼经济”加快渔业高质量发展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5/21 9:06:5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聚焦加快渔业高质量发展,我市通过加快推进养殖池塘改造升级,着力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大力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和设施渔业,做好“水文章”,激活“鱼经济”,今年一季度,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7万吨,同比增长4.85%,增速位于全省第5位,水产养殖实现“开门红”。

在调优结构上,我市立足资源禀赋调整养殖布局,适当调减结构性过剩品种,重点培育淮王鱼、鳜鱼、龟鳖、虾蟹等高价值品种,目前寿县甲鱼养殖面积达5000亩,成鳖产量320万斤,总产值近2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均位于全省前列。谢家集区靖淮公司建成华东地区最大的外塘生态甲鱼养殖基地,公司年产量240万斤,销售产值超亿元。全市稻渔综合种养突破33.5万亩,已形成稻虾主导、稻蟹争春、稻鳖竞秀的立体格局。

在生态养殖上,我市大力推广大水面生态健康养殖,积极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提升生态健康养殖水平。大通区、潘集区分别在高塘湖、泥河开展生态净水渔业,有机鱼年产量约500万斤。凤台县千帆公司研发“牛蛙’温室大棚+循环水’工厂化安全优质生产模式”,2025年入选农业农村部首批安全优质生产模式名单。“十四五”期间,全市累计改造池塘面积1.59万亩,亩均效益可达3000元以上。

在延链增效上,我市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渔业发展补助资金,着力扶持以小龙虾加工为主的寿县华祥、金源、如今公司,以淮王鱼加工为主的寿县适客食品公司,以黑鱼加工为主的谢家集区云昊食品公司等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养殖、仓储、加工、餐饮、流通、销售等渔业全产业链条发展。2024年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达66.8亿元,同比增长4.2%,渔业一二三产产值比重为69.7%:7.8%:22.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记者 苏 强 通讯员 王从军)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