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罗静 摄影报道)“本以为在景区周边停车会被罚款,没想到收到的是一条‘请尽快驶离’的温馨短信,淮南交警的做法让人心里暖暖的!”来自滁州的游客高先生在山南新区春申大街附近驾车短暂停留时,因不清楚临时禁停区域收到了一条特殊提醒,这条没有罚单的“执法通知”,正是淮南交警推行柔性执法的生动注脚。
什么是柔性执法?近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给出了答案:开罚单不是目的,市民安全出行才是初心。据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杨林山介绍,柔性执法并非无原则,而是始终坚守法治底线,“首违免罚”仅适用于初次发生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轻微违法。对酒醉驾、超员超载、无牌无证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和畅通的违法行为,交警仍保持严管态势,坚决予以查处。柔性执法并非放松管理,而是通过“首违警告、二次处罚”的方式提升执法效能。同时,配合柔性执法新举措,各辖区还增设了多处临时停车位。法律是刚性的,但执法服务可以更有温度,通过“教育+纠错”的执法模式,既体现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也为全市交通管理提供了新思路。自开展柔性执法以来,我市交警部门每月平均发送提醒短信近5万条,使得同类违规行为发生率显著降低。
游客的亲身经历也印证了这一点,淮南交警的执法现场很少有“冷冰冰”的罚单开具,更多是耐心解释禁停规定、主动指引附近停车场。这种“以提醒代处罚”的方式,让规则的传递多了一份体谅与温度。
这种柔性化执法赢得了市民和游客的认可,交警部门在此也提醒:“轻微不罚、首违免罚”需要“双向奔赴”,广大市民、车主切勿误解政策,还是要认真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共同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