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市林业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助推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包括“推动用地用林联动审批”在内的23条创新举措,为加快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规划建设、用地用林、供地保障和审批质效全流程服务。
在规划引领上,《通知》提出要加快实景三维建设,强化国土空间“一张图”管控,将交通、能源、水利和民生重点项目纳入重点保障范围,实施详细规划精准覆盖,推行“编审分离”,采取“园(片)区+单元+项目”模式,针对产业、民生、文旅、城市更新等项目落地需求,明确刚性和弹性控制要求。
在用地保障上,《通知》提出要实行重大项目用地全程联保,统筹用地指标向新兴产业、重大基础设施、民生项目、乡村振兴项目倾斜。整合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占用耕地踏勘论证、永久基本农田占用补划论证、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论证、节地评价专章等,实施建设项目选址综合论证和多方案比选,实现全过程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运用。同时,实行市级以上重点项目用林“容缺+承诺”办理,对市级以上重大建设项目使用林地指标的实行全额保障;建立用地用林联动审批工作机制,实现用地用林报件受理、审查审批全流程业务融合。推行“一次查验”现场踏勘,核实用地范围后,以土地勘测定界结果为基础,统一现场踏勘。推行“一并公告”用地用林,建设项目用地用林可同步公示,在符合公示要求的前提下对公示结果互认,推动用地用林信息高度集成融合。
在资源供应上,《通知》明确要建立多元化土地供应方式。鼓励产业、住宅、商业地块组合供应,推行“标准地+承诺制”出让,满足多元化土地需求;支持土地用途兼容与空间分层使用,推动工业用地混合复合利用,支持工业、仓储、科研、商业等用途混合布局、空间设施共享;推广应用重大项目节约集约用地、“健康体检+土地管家”、“一码管地、一码关联”、“园区+单元+项目”一体化管理等经验做法,加大存量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在符合安全、环保、能评等前提下,支持企业将旧厂房、仓库改造成文化创意、健身休闲场所,以及利用工业厂房、商业用房、仓储用房等既有建筑及屋顶、地下室等空间建设改造成体育设施。
《通知》出台后,我市建设用地项目用地预审从5次踏勘合并为一次综合论证,用地报批从15个工作日缩短至7个工作日,详细规划、建设方案和供地方案同步审查审批,全力推动自然资源要素保障驶入“快车道”。
(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