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明星 摄影报道)“我们今年种植的蜜薯,不仅产量高,而且市场行情好,一直供不应求。”田家庵区史院乡尹祠村蜜薯种植基地负责人朱凌云高兴地说。今年,史院乡“尹祠蜜薯”喜获丰收,呈现产销两旺的喜人景象。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近日走进史院乡尹祠村800亩蜜薯种植基地,只见专业挖薯机器在田间来回穿梭,个个色泽红艳饱满的小蜜薯破土而出,村民们熟练地去土、分拣、装箱……现场呈现一派繁忙的场景。
朱凌云介绍,尹祠村靠近瓦埠湖,土壤肥沃、水源充沛、气候适宜,种出来的蜜薯色泽鲜艳、口感好、营养丰富。今年种植的“西瓜红”品种蜜薯喜获丰收,亩产量达2000多公斤。
“‘西瓜红’蜜薯表皮鲜亮,无丝无筋,有一种糯糯的甜。另外,蒸、烤、炸、煮都可以,老少皆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朱凌云介绍,收获的蜜薯主要销往江浙沪以及广东等地,以大型农贸市场批发为主,销售一直供不应求,价格相比往年也更高一点。
蜜薯种植也带动着周边村民的增收。“一天120元,我已经在这里连续干了快10天了,忙的时候,基地中午还管一顿饭。”在田间给蜜薯去除附着泥土的村民门传群说道。朱凌云介绍,多的时候,基地雇佣了四五十人,都是周边的村民。
“今年亩产值约3800元,纯收入近2000元。”朱凌云表示,明年打算将蜜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左右,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
“我们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绿色农产品种植,通过发展蜜薯种植产业,以小蜜薯撬动甜蜜大产业,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史院乡尹祠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李盎表示,下一步将构建上下衔接、系统完善的产业链,从上游的组培苗培育,到中游的种植、管理、采收,再到下游的加工、包装、销售,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经营、销售链条,同时加快推进绿色食品申报和专属商标注册,努力培育淮南蜜薯领域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小蜜薯做成大产业,让“土特产”成为农民群众的“金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