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的失败,柏文蔚、高语罕等人与陈独秀时常交流思想,他们进一步认识到,救中国、建共和,进行政治革命,必须“从思想革命开始”,于是掀起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陈独秀成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是与寿县人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自1902年以后,陈独秀陆续结识了柏文蔚、高语罕、常恒芳、孙毓筠、范传甲、薛哲、薛子祥、袁家声等许多寿县籍仁人志士,他们在辛亥革命前后,携手战斗。柏文蔚1912年任安徽都督后,三次聘请陈独秀任秘书长,后来又将在上海老渔阳里2号的住宅送给陈独秀,作为《新青年》编辑部。
寿县党团组织的成立,高语罕是避不开的。高语罕是新文化运动的名将、中共早期著名人物、安徽革命运动的领袖,与陈独秀志同道合、相交相知30多年,在安徽近现代史乃至中国革命史、文化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1915年9月,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时,高语罕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指明青年一代的任务与前途,号召青年奋起救亡图存;他揭露德、日帝国主义在山东的罪行,在爱国青年中引起强烈共鸣,成为后来五四运动中全国各地青年争相阅读的宣传材料。
1916年秋,高语罕应邀到芜湖任教,他将寄来的《新青年》等杂志分发给进步师生传阅,并定期组织讨论,交流心得体会。1918年秋,高语罕倡议、支持下成立“安社”,编辑出版《自由之花》,蒋光慈、李克农、钱杏邨(阿英)、赵宗汉、胡苏明等人都是“安社”的成员,以后分别走上革命道路。1918年至1920年间,高语罕编写的《白话书信》是安徽最早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读本。1921年春,他先后创办《芜湖学生会旬刊》《芜湖》半月刊,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专制和军阀统治。
高语罕不仅是安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也是安徽现代教育改革的先驱者。他创办了各类学校,最重要的是,他亲自授课,培养了大批进步青年,尤其是他在的省立五中被称为“执安徽学运‘牛耳’的学校”,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如曹渊、孙一中、曹鼎、李坦、崔筱斋、凌霄等均为寿县人,他也被尊称为“青年导师”。
1920年春夏间,高语罕成为陈独秀在安徽建立党、团组织的联系人,为寿县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从1919年到1923年,寿县在芜湖读书的薛卓汉、曹渊、王培吾、徐梦秋、曹广化、方运炽等,在高语罕的指导下,毕业后,有的回到家乡,以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有的转入上海大学继续读书。
1922年春,在寿县小甸集任教的曹蕴真,以在外地加入团的学生为骨干,在小甸集成立了SY(英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缩写)特支,书记曹蕴真,团员先后有徐梦周、鲁平阶、胡宏让、徐梦秋、徐德据等,隶属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领导。寿县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的成立,为建立寿县地方党的组织准备了条件。
在成立小甸集SY特支后,临时形成了中共小甸集小组,由曹蕴真、徐梦周、鲁平阶三人组成。中共小甸集小组是安徽最早的中共组织,为小甸集特支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当时寿县籍党团员在安徽省人数最多。1923年冬,共产党员曹蕴真、薛卓汉、徐梦秋等根据党的指示,接受了在寿县发展组织的任务,从上海返回家乡。他们很快介绍了方运炽、曹练白、陈允常等人入党。随着家乡党员人数的增多,革命队伍的壮大,在寿县地区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已经成熟,这时根据党中央的指示,1923年冬于寿县小甸集召开党员会议,成立了寿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寿县小甸集特支,特支书记曹蕴真,组织委员鲁平阶,宣传委员徐梦秋,特支直属中央领导,设有交通,负责来往通讯。这是安徽省第一个党支部,也是安徽省第一面党旗升起的地方,也是鄂豫皖边区最早的党支部。
特支成立后,先后以瓦埠、李山庙小学、小甸集为阵地,党员多数以教书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曹蕴真、徐梦秋在瓦埠小学任教,薛卓汉、方运炽在小甸小学任教。党中央不断地给小甸特支指示,还经常邮寄《新青年》《中国青年》等革命刊物和马列书籍。小甸集特支成立后,便成为当时寿县革命活动乃至全省革命活动的中心和领导力量。
1924年初,特支书记曹蕴真因患肺病不能工作,特支书记由曹练白担任。为了便于工作的开展,特支又将所有的党员按家庭不同住址进行分工,薛卓汉、陈允常分工在窑口,并向堰口、保义、石集、团城等地作宣传鼓动工作。特支遵照党中央指示,对内发展党员,对外建立农会、妇会、商会等群众组织,领导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经过大半年时间的活动,党、团组织有了很大发展。
1924年夏,小甸集特支成员曹蕴真、鲁平阶根据组织安排到广州学习和工作,9月,薛卓汉、方运炽、陈允常等人到瓦埠小学教书并建立中共瓦埠小学支部,或到外地活动,只有曹练白一人留在小甸集小学。至此,中共寿县小甸集特支活动停止。
小甸集特支播下的火种在全县逐渐燎原,并传播到省内外许多地方,为党的事业培养了许多革命骨干,为党的早期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朱多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