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鸿)6月11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截至2023年底,我市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达到6.37个月;居民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更是高达9.92个月,位居全省之首。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医保部门在开源、增效、节流三个方面的有力举措。
在“开源”方面,市医保部门积极开展全民参保攻坚行动,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针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进行了医保征缴工作的扎实推进。同时,该部门还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规范参加职工医保,确保全市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超过国家规定线2个百分点。这些举措的实施,使得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基金的收入大幅增长,一季度征收同比增长27.78%,为医保基金的安全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增效”方面,市医保部门深入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保精细化管理,规范医疗机构行为。2023年度DIP清算结果显示,全市住院患者次均费用同比下降1123元,平均住院床日也有所减少,有力促进了分级诊疗,推动了三医协同发展。这一改革不仅提高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在“节流”方面,市医保部门联合公安、财政、卫健等部门,加大了对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的整治力度。通过印发《淮南市2024年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该部门对全市各级医保部门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和检查。2024年1-5月,全市各级医保部门共计查处医药机构206家,查处违规费用367.11万元,其中行政处罚23.31万元。这一系列的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医保基金的流失和浪费,保障了群众“看病钱”“救命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