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农耕行事的千年宝典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农耕行事的千年宝典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2/27 16:13:3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古老的农耕社会产生了一年二十四节气,其完整的记录出自淮南,更贴近淮河流域的自然气候,对全地区,尤其是淮南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刻而又久远的影响。而影响最广泛、最直接的就是农业耕作。

节气,淮南民间称“节令”,俗话说:“种庄稼要看节令,早晚行事。”经过长期的耕作实践,人们科学的总结验证,用二十四个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并形成了一些朗朗上口的农谚,以方言口语世代传承,不识字的农民也能脱口而出,可见二十四节气在农民心中扎根,尽管时代变化还是依节令种田。

农耕首先是播种,而播种的前提是不违农时,到什么节气种什么作物,一定要按自然规律行事。对这种规律,农民不会从书本里找,而自己嘴边就有,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泡稻,谷雨下秧”等很多农谚俗语,都是适时播种的体现。

淮河岸边平原辽阔,多滩涂沙地,传统的种植模式为“一麦一豆”,午季作物以小麦为主,至今,小麦仍是淮南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生长期较长,农谚俗语对小麦从种到收,都有很多表述,至少连接到7个节气。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简短的一句话,点出小麦播种的适期是寒露。农民有“麦无二旺”的说法,过早播种,冬季苗旺容易受到冻害,影响到春季的生长。而播种迟了,出苗弱小,不利于发棵减少穗数,也会造成减产。

“清明前后见麦穗”,“清明不见穗、土地老爷都有罪”。入春以后,气温回升,到清明前后,小麦开始抽穗,如果见不到麦穗,那就是自然气候反常。这是提醒农民,小麦生长已进入抽穗阶段,要做好后期管理,争取更好的收成。

“立夏三尺火,麦死九条根。”这种夸张的说法,形容到了立夏地火蒸腾,小麦逐渐接近成熟。人们自然会及早行动,购置和修理各种农具,做好抢收小麦的准备。

由于小麦品种不同,播期不同,成熟有早有晚。对小麦的收获期,农谚说:“小满收麦家把家,芒种收麦普天下”,并肯定地表述:“芒种地里无青麦”,这是说到了芒种这个节气,不管什么小麦都成熟了,不要延误时间,抓紧抢收,打晒入库。

沿淮地区的秋季大宗作物是大豆。大豆,淮上人也称黄豆,播种期较短,收获了小麦以后就要抓紧趁墒抢种。“夏至种黄豆,一天一夜扛榔头。”这句话道出真经,夏至这个节气,正是播种黄豆的最佳时间,如果墒情适宜,在24小时内就可生根发芽。对黄豆的播种时限,俗语的回答是:“夏至十八天,长横不长竖。”到了夏至后的“十八天”,再种大豆就长不高了,只有加大播种量,以密植争取好收成。

绿豆是淮上人喜欢的一种杂粮,播种期比大豆稍晚,农谚说:“大暑前小暑后,两暑中间种绿豆。”这两个节气之间,最适宜种植绿豆。沿淮地区多滩涂洼地,在遇洪灾退水以后,人们为了抢时间,就在泥水中撒下种子。绿豆的播期可延迟到立秋,传统说法有“秋前秋后,雁爪绿豆。”这里将绿豆的黑荚比喻为“雁爪”,意思是立秋前后种的绿豆,虽然棵子长不大,但结出的黑荚还会像雁爪那样多,只要适当密植,还会有不错的收成。

“种菜要看节令。”这是上世纪80年代,长青蔬菜队一位农民技术员说的。他告诉我:“在立秋前三天、后三天,播种的大白菜,菜心包得最好。”同时,对蔬菜的收获也有传统的说法,“二月清明菜不老,三月清明老白菜”、“打春的萝卜,立秋的瓜”,这些都是收获蔬菜时限的俗语,过了这个节气,品质就会下降,口感就不好了。

种田受自然限制有一定的风险,而农民可以根据不同节气出现的自然现象,预测未来将要出现的水旱灾害,做好防灾减灾的准备,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立夏不下,白犁白耙”、“夏至西南风,当时水来冲”、“打鼓送秋,好粮食天收”,乡下流传的这些老古话,往往可以得到应验。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但可以让农民有应对的措施防灾避灾。

人们将二十四节气传承了一年又一年,传承到今年,农业又是大丰收。春节,庄户人赶集上店购年货,乡村充满喜气。集头上,一位老人拿着刚买的日历,口中念叨:“能看看什么时候到什么节气,种地心里就有数了。”

看,农民就是这样,把二十四节气当成是种田的宝典,是新一年劳动致富的财源。(祁家录)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